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深度跟踪报告:全球配套开始改善,动力触底迈升台阶-220206

上传日期:2022-02-06 22:02:00 / 研报作者:袁健聪徐涛胡叶倩雯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深度跟踪报告:全球配套开始改善,动力触底迈升台阶-220206.pdf
大小:12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深度跟踪报告:全球配套开始改善,动力触底迈升台阶-220206

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深度跟踪报告:全球配套开始改善,动力触底迈升台阶-22020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深度跟踪报告:全球配套开始改善,动力触底迈升台阶-220206(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欣旺达-300207-深度跟踪报告:全球配套开始改善,动力触底迈升台阶-220206(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三个主要业务进展分析:1)消费数码电池模组:全球消费类Pack龙头,手机PACK稳步发展,笔记本PACK快速增长;2)消费类电芯:布局成功,积极扩产,自供比例提升,大幅贡献利润;3)动力电池:2017年布局电芯连续3年遭遇补贴退坡下的低景气,仍坚持规模投入,市场预期极低。我们认为最难阶段已过,2020年后行业上行带来机遇,公司持续获国内外车企定点,将加速全球配套,业务有望触底回升、迈上台阶。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消费数码电池模组和智能硬件市值170亿元,消费类电芯市值270亿元,动力电池业务420亿,加总得到目标市值860亿元。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动力电池行业:空间大,增长快,优质供给稀缺,中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约为137GWh。我们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368GWh,2020-2025年CAGR 58%。行业将进入TWh时代,中长期增长确定性高,空间大,增速快。全球电动车进入“爆款车型”的市场驱动阶段,优质电池供给稀缺,中国锂电行业坐拥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最大的市场,全球竞争力明显。中国优秀的锂电企业立足国内,有望加速走向全球,迎接成长。
  ▍动力电池业务:行业下行深耕几年,全球配套改善,触底迈升新台阶。从公司2017年生产动力电池电芯起,连续3年遭遇补贴退坡下的行业低景气,仍坚持规模投入,导致亏损,市场预期极低。我们认为公司动力电池最难阶段已过,2020年后行业上行带来机遇,公司通过几年持续积累,连续获国内外车企定点,将开启全球配套,业务有望触底回升迈上台阶。公司现具备多方面优势。1)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人员近千人,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具备很深的技术积累。
  2018/2019/2020年研发费用为10.6/15.2/18.1亿元,我们判断动力电池研发投入占比较高;2)客户:进入了雷诺-日产、易捷特、VOLVO、吉利、广汽乘用车、东风柳汽、小鹏等;3)产能: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产能为12/16/20GWh,为将来规模化供应提供产能保证。
  ▍数码电池模组稳步发展,消费电芯开始大幅贡献业绩。(一)消费数码类业务:
  1)手机业务:2020年收入164亿元,逆势增长4.8%。5G手机配套、结构优化等提升单机电池价值,作为龙头持续稳步发展;2)笔记本业务:2020年收入41.5亿元,同比+43.4%,现市场份额不到10%,下游需求由18650电池向锂聚合物电池转换,有望持续高增长。(二)消费电芯:2014年收购锂威布局电芯,凭借电芯+模组的垂直整合,逐步替代日韩供应份额,已进入国际主流手机和笔电供应链。现产能约90万只/天,我们预计下半年有望扩张至120-150万只/天,锂威2022年会贡献利润超9亿元,开始大幅贡献业绩。
  ▍估值分析:采用分部估值方法,考虑公司传统消费类业务(消费电池模组、智能硬件等)稳定成长,消费电芯业务加速放量,动力电池从2021年开启产能与客户配套加速周期,我们预计公司传统消费类业务/消费电芯业务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5/9亿元,参考行业可比公司给予2022年20/30倍PE,动力业务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2年6倍PS,测算公司合理市值为:170亿元(传统消费)+270亿元(消费电芯)+420亿元(动力电池)=860亿元。
  ▍风险因素:动力电池产能投产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消费电芯自供率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消费类Pack龙头,经营稳步增长;公司2014年切入消费电芯领域,逐步替代日韩份额,我们预计该业务2022年开始大幅贡献业绩;动力电池业务,我们认为最难阶段已过,2020年后行业上行带来机遇,公司持续获国内外车企定点,将加速全球配套,业务有望触底回升迈上台阶。参考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水平。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消费数码电池模组和智能硬件市值170亿元,消费类电芯市值270亿元,动力电池业务420亿,加总得出目标市值860亿元,对应目标价50元/股,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