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聚焦稳增长主线;品牌建材减值风险或充分释放-220205

《中泰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聚焦稳增长主线;品牌建材减值风险或充分释放-220205(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聚焦稳增长主线;品牌建材减值风险或充分释放-220205(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重点事件:1)地方债加速发行发力稳增长:1月全国新增地方债发行58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14亿,其中一般债券/专项债发行993/4844亿元。 2)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加码: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3)品牌建材板块业绩下滑主因减值,减值风险或已充分释放:三棵树/亚士创能预告21年归母净利亏损3.2~4.7亿/4.4~5.8亿;帝欧家居/凯伦股份/东鹏控股预告实现归母净利2.7~3.7亿/0.6~0.9亿/0.3~0.5亿,同比减34.9%~52.0%/67.7~77.4%/94.0%~96.0%。 其中,三棵树21年预计计提坏账准备6.5-8.5亿;亚士创能预计对若干地产客户单项计提减值5.99亿;东鹏控股预计对地产客户7.98亿应收款项计提相应减值;凯伦股份预计对恒大集团1.89亿应收款项计提相应减值。 4)玻璃/玻纤盈利高增,水泥龙头业绩略有下滑:旗滨集团/南玻A预告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40.4-44.7亿/12.9~16.3亿,同比增121.4%~144.7%/66%~109%;中材科技预告实现归母净利32.6~38.8亿,同比增60%~90%;业绩高增主因玻璃玻纤21年景气较高。 天山股份预告实现归母净利120-138亿,较上年重组后追溯调整数同比减7.6%~6.3%,整体表现为价增、量略下滑和成本上行。 本周观点:我们认为稳增长仍是主线,短期重视基建链。 基建方面,项目/专项债均加速落实,当前经济压力下基建投资作用或将更为突出,节奏已然进一步靠前(1月专项债较去年同期增加2214亿),重视水泥、减水剂、管材、防水等基建占比高行业的投资机会。 全年看好品牌建材和新材料投资机会。 地产方面,政策边际放松+需求增加非地产商为主体的保障房等,地产链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品牌建材方面,部分公司公告了21年业绩,盈利下滑明显,我们判断21Q4仍受到地产客户应收款项减值影响。 随着减值的进一步计提,我们判断品牌建材减值风险或已充分释放。 我们认为地产预期底对应品牌建材估值底(参照14/18年复盘),22年品牌建材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值得期待,布局品牌建材,龙头确定性高。 新材料领域,碳纤维/高纯石英砂/电子盖板玻璃迎来需求高增+国产替代共振的产业机会,UTG迎需求爆发。 玻纤周期弱化,粗纱景气有望延续,电子布价格中枢回落。 浮法玻璃价格韧性仍存;光伏玻璃周期底部或有价格弹性。 水泥看产业整合+延伸;减水剂看功能性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春节前水泥价格中枢仍维持高位。 节后基建投资的超前开展及房地产预期好转有望支撑需求,且政策调控煤价作用已经体现,企业成本压力有望缓解,我们继续看好水泥板块估值修复机会。 春节前最后一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保持平稳。 1月底,因春节长假临近,国内水泥市场需求进入阶段性休市阶段,大部分地区企业出货量仅剩1-3成,水泥价格总体以平稳为主,各地水泥企业将水泥库存填满后,陆续执行错峰生产或停窑检修。 全国库容比62.2%,环比+0.9pct,同比+8.5pct;出货率为11.6%,环比-22.6pct,同比-21.0pct。 21Q4对煤炭“限价+增产”组合政策调控已经逐步起作用,企业积极进行错峰生产,促使21Q4价格中枢维持高位,成本压力环比有所缓解。 展望22年,虽然地产需求整体或承压,但边际有所改善,且随着稳增长下基建端有望发力成为抓手,整体需求韧性仍将保持;此外煤炭价格已从高位回落,企业利润韧性有望维持,我们仍旧看好板块进一步修复。 重点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塔牌集团,建议重点关注上峰水泥、中国建材、万年青。 持续重点推荐国内混凝土减水剂行业龙头苏博特。 苏博特推荐逻辑:公司产能规划清晰,未来3年有望持续增长,市占率不断提升;原材料环氧乙烷价格快速回落,9月底公司提价逐步落地,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公司功能性材料(如抗裂防渗剂、风电灌浆料等)保持高增,有望成长为外加剂平台型企业。 品牌建材:预期底对应估值低,B端品牌建材企业迎轻装上阵。 1)21Q4以来,“地产政策底+广义房产市场(保障房等)”+信用风险落地+原材料价格趋稳回落,品牌建材预期底确立。 2)从14和18年复盘来看,地产预期底对应品牌建材估值底。 3)龙头企业在行业压力期增强竞争力和凸显成长性(品类扩张和应用拓展),22年望迎业绩和估值修复共振。 龙头企业领先于其他企业的α因子一方面体现在景气下行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是在积极利好变量出现时更易受因素加成。 品牌建材龙头企业在品牌/渠道/成本/资金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不论从竞争力还是成长性来看,都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并且在筑底过程中率先突出重围夺取领先身位,积极布局龙头,我们推荐北新建材、东方雨虹、坚朗五金、科顺股份、永高股份、蒙娜丽莎、伟星新材、三棵树、东鹏控股、王力安防、亚士创能,建议关注中国联塑、凯伦股份、帝欧家居。 新材料领域:1)碳纤维景气延续:春节前最后一周周末碳纤维市场均价为18.7万元/吨(环比持平,同比+4.7),大丝束均价14.7万元/吨(环比持平,同比+2.2),小丝束均价22.5万元/吨(环比持平,同比+7.0);周末碳纤维工厂库存为11吨(环比-1,同比-14)。 原料丙烯腈市场弱稳运行,原丝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我们认为民用碳纤维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只在需求高增(风、光、氢等),更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下龙头抓住机遇实现追赶之后,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成本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和超越的历史机遇。 高技术、工艺和资金壁垒下,得“原丝”者得天下。 中长期看,参考玻纤,行业渗透率提升或依赖以“价格”换“需求”。 我们建议关注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拟上市)、光威复材、原丝龙头吉林碳谷、吉林化纤、中简科技、恒神股份;碳纤维设备厂商精功科技;下游复合材料厂商中材科技、金博股份、天宜上佳、宏发新材等。 2)对于石英玻璃行业,受益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电池P型转N型,高纯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新增或有限,供需有望保持紧平衡;半导体、军工用石英材料需求景气向上,资质认证壁垒高,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重点推荐石英股份和菲利华。 3)电子盖板玻璃:国内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并通过下游认证,在国产手机渗透率提升+保障供应链安全下,国产替代加速进行,建议关注实现电子盖板技术迭代突破并完成下游手机厂商验证的南玻A。 4)UTG:折叠屏手机渗透加速+替代CPI趋势明显,需求迎爆发;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企业受益,建议关注实现UTG量产出货的凯盛科技。 玻纤:行业周期弱化,景气有望延续。 春节前最后一周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6133元/吨(环比持平,同比+467);电子纱G75均价1225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1150);电子布主流报价5.3元/米上下(环比持平)。 我们预计22年行业新增产能有限,粗纱/电子纱分别约42/10万吨。 且产线投产时间更为分散,我们预计22Q1-22Q4边际新增产能分别为1.7/1.7/3.3/1.3万吨/季,产生的冲击相对更为温和。 我们预计22年全球玻纤有效产能/需求分别为936/943万吨,供需紧平衡,库存低位下,价格景气有望延续。 玻纤能源成本占比约20%,能耗仍偏高,能耗双控下,行业新增产能难度增加,且落地节奏不确定性提升。 我们认为新增产能仍将以头部企业为主,行业格局有望继续优化。 龙头具备成本、技术等核心竞争力且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将一定程度上对冲周期性,玻纤行业龙头不管是从市占率提升还是从成本持续下降角度,竞争力均明显增强,我们预计下一轮底部龙头盈利较历史有望大幅提升,我们持续重点推荐玻纤龙头中国巨石。 我们也推荐中材科技(隔膜价格开启上行周期,风电有望触底向上,玻纤盈利有望超预期,继续看好三大板块未来成长持续性)、长海股份(产能扩张规划清晰,成长性逐步兑现,产业链一体化抗风险能力强)、山东玻纤。 建筑玻璃价格阶段性底部;光伏玻璃周期底部或有价格弹性。 春节前最后一周周末浮法玻璃均价2099元/吨(环比+33,同比-69);周末库存3510万重箱(环比-48,同比+1344);在产玻璃产能为174975t/d(环比持平)。 光伏玻璃市场整体出货情况尚可,主流价格执行为主。 目前玻璃厂家多数库存压力可控,且对后市存向好预期。 我们认为在地产“保交付”下,玻璃需求韧性有望维持。 供给端,考虑到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后续新增产能有限;此外,目前在产产线中,8-10年/10年以上窑龄产能占比分别为14.1%/14.5%,高龄产线冷修或带来供给收缩。 目前玻璃价格和成本接近,在原材料/能源成本高企下,厂商挺价意愿较强,玻璃价格有望继续回暖。 光伏玻璃方面,春节前最后一周周末3.2mm镀膜主流报价25元/平(环比持平,同比-41%);库存天数21.32天(环比-8%,同比+269%);在产产能41210t/d(环比-2%,同比+37%)。 对于光伏玻璃,在能耗双控下新增供给或少于预期,产业周期底部价格或有向上弹性。 看好传统玻璃企业在光伏玻璃领域的收入占比提升+成本竞争力。 持续重点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A、信义玻璃、洛阳玻璃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需求低于预期;产能新增过多;资金周转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