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宁德时代-300750-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Q4业绩超预期,龙头地位持续巩固-220128

《中信证券-宁德时代-300750-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Q4业绩超预期,龙头地位持续巩固-2201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宁德时代-300750-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Q4业绩超预期,龙头地位持续巩固-2201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40-165亿元(同比+151%~1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0-140亿元(同比+181%~228%);分季度来看,预计Q4归母净利润为62.5-87.5亿元(同比+181%~293%,环比+91.3%~1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4.0-74.0亿元(同比+218%~336%,环比+101%~175%),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考虑到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较为确定,高端动力电池持续紧缺,同时全球储能市场临近爆发,能源变革带来的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作为能源变革的引领者,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发展机遇。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处于高速成长期,储能业务将逐步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成长确定性高,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综合考虑PE、PEG相对估值法以及DCF绝对估值法,出于谨慎性,我们采用PE估值法,给予公司2023年53倍PE,对应2023年目标市值17,550亿元,维持目标价754元/股,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公司1月27日晚间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预计Q4归母净利润62.5-87.5亿元,同比+181%~293%,环比+91.3%~168%,超出市场预期。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40-165亿元(同比+151%~1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0-140亿元(同比+181%~228%);分季度来看,预计Q4归母净利润为62.5-87.5亿元(同比+181%~293%,环比+91.3%~1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4.0-74.0亿元(同比+218%~336%,环比+101%~175%),超出市场预期。 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2021年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渗透率提升,公司新建产能持续释放,动力及储能电池产销量相应提升,同时公司加强费用管控,费用占收入的比例持续降低。 2021年面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压力,公司仍然保持超预期的盈利水平,表现出极强的风险应对能力以及高速成长属性,公司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产能加速扩张,新客户持续开拓。 公司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投资不超过240亿元,在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内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项目,预计自开工建设起,各期项目建设期不超过20个月,我们预计本次产能建设规模不低于100GWh,满足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我们预计到2025年,公司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将突破800GWh。 同时公司还公告与浙江远景签订供货框架协议,预计2022年至2026年期间向其供应不低于57GWh动力电池产品。 浙江远景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是一家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业务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出行服务等领域。 本次和浙江远景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表明客户对公司动力电池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的认可,进一步验证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力,未来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国内份额保持稳定,海外市场加速拓展,动力电池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在下游车企持续提高电动车产品品质的需求下,公司作为一线动力电池绝对龙头,持续保持高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方面,根据GGII数据,2021年全年宁德时代(不含合资)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9.44GWh,同比+132%,市占率50%,依旧保持国内第一。 海外市场方面,根据SNEResearch统计数据,2021年1-11月份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50.8GWh,同比+112%,其中宁德时代全球装机量为79.8GWh,同比+180%,高于行业整体增速。 2021年1-11月,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为31.8%,同比+7.7pcts,有望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龙头地位稳固。 ▍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团队,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10月26日晚发布2021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等授予股票权益合计为516万份/万股(占总股本0.22%),其中包含授予294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0.13%)以及222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10%)。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4,483人,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612.08元/份,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306.04元/股,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2021-2022/2021-2023/2021-2024年累计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050亿元/2,400亿元/4,100亿元/6,200亿元。 公司推出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将股东、公司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确保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风险因素:定增及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动力电池价格下行超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路线变革等。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动力及储能电池销量持续超预期,上调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6亿元(原预测为101亿元),对应EPS预测为6.70元(原预测为4.35元),同时维持20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36/333亿元,对应EPS预测10.11/14.28元,现价对应2021/22/23年PE分别为86/57/40倍。 考虑到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较为确定,高端动力电池持续紧缺,同时全球储能市场临近爆发,能源变革带来的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作为能源变革的引领者,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发展机遇。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处于高速成长期,储能业务将逐步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成长确定性高,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综合考虑PE、PEG相对估值法以及DCF绝对估值法,出于谨慎性,我们采用PE估值法,给予公司2023年53倍PE,对应2023年目标市值17,550亿元,维持目标价754元/股,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