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汽车行业点评:特斯拉Q4业绩再上新台阶,规模效应显著增强-220127.pdf
大小:40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汽车行业点评:特斯拉Q4业绩再上新台阶,规模效应显著增强-220127

平安证券-汽车行业点评:特斯拉Q4业绩再上新台阶,规模效应显著增强-220127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汽车行业点评:特斯拉Q4业绩再上新台阶,规模效应显著增强-2201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汽车行业点评:特斯拉Q4业绩再上新台阶,规模效应显著增强-2201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特斯拉发布2021年四季度财报。

4Q21实现营业收入177亿美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23亿美元,同比增长76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21年营收538亿美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55亿美元,同比增长665%。

平安观点:单车收入环比提升,净利润创新高。

营收方面,4Q21汽车业务营收159.67亿美元,同比增长71.4%,环比增长32.4%;4Q21单车均价5.17万美元,同比微增0.3%,环比增长3.6%,单车收入增长主要由于:1)ModelY销售占比大幅提升;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跟随上调产品价格。

2021年汽车业务营收472.32亿元,同比增长73%。

毛利方面,4Q21汽车业务毛利率高达30.6%,同比增加6.5pct,环比增加0.1pct,21年汽车业务毛利率29.3%,同比增加3.7pct。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由于工厂产能利用率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带来的制造环节成本下降;尽管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但在产品需求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定价策略使得利润控制在一个合理且相对较高的水平;未来4680电池的量产也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净利方面,4Q21单季度盈利23.21亿美元,同比增长760%,环比增长43%,继续创下单季度净利新高;Q4净利率超过13%,全年超10%,超越绝大部分传统车企。

Q4研发费用7.4亿美元,环比增长21%,营销和行政管理费用14.9亿美元,环比增长50%;四季度监管积分收入达到3.14亿美元保持平稳;同时2.45亿美元CEO奖励带来非现金SBC费用增加。

整体来看,伴随交付量的大幅增长,四季度期间费用有所增加,同时监管积分收入对利润的贡献进一步下降,因此本季度利润的含金量相对更高。

现金流方面,4Q2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46%;自由现金流27.75亿美元,同比增长49%;现金储备充足,四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75.76亿美元。

随着汽车销量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公司现金流改善明显,财务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交付量创新高,全球市场高增。

4Q21公司汽车交付量30.9万辆,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28%;其中Model3/Y交付量达到29.7万辆,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28%。

四季度全球库存天数为4天,降至季度新低水平;2021全年交付93.6万辆,同比增长87%。

分地区来看,预计21年美国/中国/欧洲市场销量分别达到35/32/18万辆,同比皆实现翻倍左右增长。

美国工厂方面,弗里蒙特工厂设计产能达到60万辆,未来还有继续扩大产能的潜力;德州奥斯丁工厂处于设备测试阶段,首批生产ModelY有望于一季度末交付,之后还将进行Cybertruck的生产工作。

中国工厂方面,设计产能超过45万辆,上海将继续成为特斯拉最大的出口基地。

欧洲工厂方面,德国工厂的设备测试已于2021年底开始,公司仍在最后敲定来自地方当局的制造许可,首批车将使用2170电池。

依照产能释放节奏,我们预计2022年特斯拉全球销量160-180万辆,同比增长70%-90%。

自动驾驶走向纯视觉方案。

特斯拉在2021年5月发布“TeslaVision”,取消毫米波雷达并最终走向了纯视觉。

2021年特斯拉人工智能日特斯拉发布了其首款自研的人工智能训练芯片以及目前为止性能最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柜DOJOpod,特斯拉人工智能超算中心DOJO将服务于特斯拉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用于大规模的数据训练。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DOJO不排除以后提供给其他公司使用。

储能方面,21年储能装机4GWh,同比增长32%。

由于需求仍远高于产能,增长受到供应的限制;公司正在建设专门的Megapack工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特斯拉在电池等关键零部件、自动驾驶、软件等方面的持续升级能力是获得产品溢价和消费者粘性的重要因素,新的盈利模式一旦成熟,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获得较大提升。

投资建议:21年四季度特斯拉净利润创新高,在电动车车型增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依然保有较强的客户黏性,并依靠产销的持续提升、优质产品持续输出和升级、成本的不断优化,维持稳定的高利润率;同时在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软硬件领域有大幅领先的布局。

目前中国主流车企也正在抓紧布局智能驾驶,多个品牌将于2022年迎来基于大算力平台的高端智能新车上市,看好智能化产品落地速度较快的车企,强烈推荐长城汽车(2333..HK),推荐吉利汽车(0175.HK)、上汽集团,关注新势力车企小鹏、理想、蔚来,关注特斯拉产品持续放量带来的产业链机会,强烈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杉杉股份、汇川技术,推荐璞泰来、新宙邦、卧龙电驱、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关注天赐材料、星源材质、恩捷股份、三花智控。

风险提示:1)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国内外政策对实现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软化或改变,导致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将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规模;2)电动车自燃事故带来的消费者信任风险: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性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若自燃事件得不到有效遏制,或将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给产品销量带来负面影响;3)技术路线发生变化的风险: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技术快速变革期,若下一代技术产业化进程超出预期,将对现有行业格局产生显著影响,前期投资回收能力将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