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210320

上传日期:2021-03-20 00:00:00 / 研报作者:刘万鹏曾祥钊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210320.pdf
大小:7.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210320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210320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210320(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210320(69页).pdf(6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周报: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投资策略是:投资系统性创新和低成本扩张。化工的下一波行业格局取决于人才竞争。化工行业已从单纯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变为人才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后来者无法通过资本反超,只能瞠乎其后,化工行业的周期性也因此变弱。优秀的公司凭借有效的激励、卓越的管理和持续的创新,打造出难以撼动的技术迭代优势、低成本优势和高效服务优势,在全球市场中攻城略地。   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   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深远。据NPCPI统计,中国石化和基础化工行业碳排放量排在所有行业中领先,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8%左右,受3060碳中和目标影响很大。从行业演变看,我们认为未来40年化工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预计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步达峰。化工产品众多,每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不同,其碳达峰的要求或不同。我们理解对于高耗能的产品或产业不代表没有发展,只是会优先达峰,低耗能的产品或产业有望获得更长成长窗口;   第二阶段未来的竞争在下游和海外。随着碳达峰,中国化工行业上游大宗原料由于相对高耗能而触达天花板,但在无大量新增产能情况下盈利中枢大幅提升,大化工企业获得的巨大现金流或投向下游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领域,亦或是继续扩大同类产品产能,只是将新增产能转移至碳容量更大的国家或地区。在第二阶段,化工企业或许会面临公用工程的大面积技改,利用绿色能源替代方案降低能耗,以减少与碳中和相关的税费成本;   第三阶段生物基材料和能源的时代。化工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需求不会因为政策而消失。但在碳中和目标下,化石基材料或在局部面临颠覆性冲击。生物基材料是一种可能的替代/补充方案。随着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化石基材料成本上升(碳排放税费增加)、以及“非粮”原料的生物基材料的突破,生物基材料有望成为全球工业新的底层材料。   值得强调的是,以上是长达40年的行业演变思路,3060主要影响的是远期高耗能产品或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对于已获批的规划项目影响较小。此外,在3060目标下会演变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地,以及新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新型储能技术、新型核电技术、新型回收技术等等)的突破,我们理解的3个阶段也可能相互交错进行。   万华化学发布年报,经历20载砥砺前行已成为全球化工巨头3月16日,万华化学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共实现营收734.33亿元,同比增加7.91%;实现毛利196.67亿元,同比增加3.22%,;实现归母净利润100.41亿元,同比下降0.87%。   (1)万华聚氨酯业务以MDI、TDI为核心,重点提升聚醚、改性MDI两个支撑平台能力,产品驱动和客户解决方案双线发展,不断提升全球供应链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疫情期间,公司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及时调整营销和服务策略,全球营销和技术资源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的差异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   (2)石化业务沿着“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战略,继续深耕LPG/烯烃商业模式;2020年根据疫情和市场环境变化,坚持落实“轻资产、高周转”策略,产品周转率稳步提升。   (3)精细化学品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ADI业务全球化布局、国内和海外业务轮动明显,有效应对了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新兴业务产业化进程提速,新业务的孵化能力提升,2020年末表面材料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新兴技术事业部;新材料业务通过工艺优化和市场拓展,竞争力持续增强;PC业务随着二期项目投产,产品品质和销量进一步提高;先进材料业务新产品实现多项商业化订单。   万华电池材料在CIBF展会上首次亮相,远期规划产能达到10万吨/年,改性材料有望应用于5G3月19日,万华化学新的电池材料业务在本次CIBF展会上首次亮相。万华电池材料业务致力于高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高功率性能、长循环寿命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开发生产,并为行业提供三元材料短板解决方案及三元材料-电芯整体使用方案。公司现有烟台生产基地及在建的四川眉山生产基地,未来将以更具优势的产能和更广阔的辐射能力满足市场需求。项目建设方面,万华眉山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高镍产线)产能预计2021年Q3投产。远期规划方面,三元材料规划产能达到10万吨/年,属于眉山二期项目。眉山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400亿元,规划建设高性能树脂和水性涂料、生物发酵及可降解塑料、锂电池材料、合成香料四大产业链11个项目。   3月19号,万华化学携“万华化学创新材料解决方案助力5G行业发展”亮相“5G×电子电器产业创新技术峰会”。目前,万华化学5G项目团队已开发一系列介电性能优异、耐化学性、抗冲和成型周期短的5G天线罩专用改性材料,正在开发一系列创新低介电材料,如超低介损材料、低介电高强度材料、低介电高导热材料等,引领低介电材料发展方向。   卫星石化新建PDH项目强化C3产业链,能耗优势明显   3月19日,卫星石化发布公告,公司拟与独山港区管委会、液空中国签署《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拟投资102亿元,在独山港区管委会区域内新建年产80万吨PDH、80万吨丁辛醇、12万吨新戊二醇及配套装置。一体化项目计划2021年11月前开工建设,2024年6月前投产。本次新建项目新增80万吨/年丁辛醇可以作为丙烯酸酯的原料,12万吨/年新戊二醇可以作为聚氨酯原料。按照最新市场价格,丙烯酸丁酯17800元/吨、新戊二醇16200元/吨,项目将为公司带来160多亿元收入。新建项目不仅将从上到下壮大公司C3产业链,而且在壮大规模、优化成本的同时新增收入点。从不同烯烃路线的能耗指标看,PDH由于原料简单、轻质,生产工艺流程更短,吨烯烃产品消耗标煤不足100千克,远低于CTO和蒸汽裂解。在“30·60”目标下,公司作为PDH领先者,有更广阔发展空间。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