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特期货-午间直击——商品人气继续有松动-210519

文本预览:
今天早上, 我们看到的国内市场主动翻空试探品种, 黑链品种为主, 外延到化工, 再涵盖农副, 除了泛有色板块整体还保持偏稳调整或偏稳修正的定力外, 国内商品相当部分的人气品种开始在主动翻空试探了, 所以市场人气和市场形态变化提示我们, 对于商品市场整体的中期顶, 需要保持警惕, 人气继续松动的氛围在扩散。点名排队的角度上, 量仓引导和形态转换相互匹配的主动翻空品种大致有这些, 螺纹、 煤焦、 PTA、 燃料油、 塑料、另外, 还包括生猪和鸡蛋, 特别是生猪。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 这些品种的行业信息线索观点似乎还保持中性, 但技术面和资金面的驱动引导, 已经开始走在了前面。 一般而言, 技术面的突变会走在前面一些, 而行业信息线索则往往是渐变的转换, 历史上一个经典的例子, 就是菜油期货在2008年3月的赶顶后崩跌行情, 加速上去又三个板跌回来, 基本上把最后一段上涨加速波段吃完才逐步稳定下来。 如果以上述范例的回吐完加速段行情来类比, 国内股指和债期初步完成了这个回吐后找平衡的工作, 螺纹产品端带动的调整则要靠近60天线这个位置才利于缓冲止跌, 后续的强势品种的休整调整过程, 可以用铜和玻璃作为相互校正, 看看到底如何来消化演绎。 生猪期货的增仓下跌, 给这个品种的保值功能发挥带来希望, 持仓逐步增加是好事, 之前认为期货价格走得太快的产业保值资金, 可能终于开始认可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了。 我们的同事分享的农业农村部的权威专家观点认为,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已经基本恢复到2017年年末水平, 生猪存栏量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以现在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一年提供的肥猪出栏量可以达到6.9亿头以上, 正常的生产效率下已经基本够用了。 专家提示, 目前生猪的养殖成本已经提升到17元每公斤水平, 随着养殖业生产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 传统上的猪粮比指标已经不再适合用来衡量生猪养殖盈亏。 现在农业农村部已经将全国年出栏500头这样规模的养猪场都纳入监测统计, 每个月15项指标动态观测, 这样从产能精准动态掌控的基础出发, 可以大大增强行业主管部门预警的及时性和精确性。 生猪产能的供应侧修复已经完成, 产业链的保值思路如何优化调整, 猪周期对政策扰动的优化又如何向股债商传导, 有待各方的共商共议。
展开>>
收起<<
《倍特期货-午间直击——商品人气继续有松动-210519(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特期货-午间直击——商品人气继续有松动-210519(1页).pdf(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倍特期货《午间直击——商品人气继续有松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今天早上, 我们看到的国内市场主动翻空试探品种, 黑链品种为主, 外延到化工, 再涵盖农副, 除了泛有色板块整体还保持偏稳调整或偏稳修正的定力外, 国内商品相当部分的人气品种开始在主动翻空试探了, 所以市场人气和市场形态变化提示我们, 对于商品市场整体的中期顶, 需要保持警惕, 人气继续松动的氛围在扩散。点名排队的角度上, 量仓引导和形态转换相互匹配的主动翻空品种大致有这些, 螺纹、 煤焦、 PTA、 燃料油、 塑料、另外, 还包括生猪和鸡蛋, 特别是生猪。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 这些品种的行业信息线索观点似乎还保持中性, 但技术面和资金面的驱动引导, 已经开始走在了前面。 一般而言, 技术面的突变会走在前面一些, 而行业信息线索则往往是渐变的转换, 历史上一个经典的例子, 就是菜油期货在2008年3月的赶顶后崩跌行情, 加速上去又三个板跌回来, 基本上把最后一段上涨加速波段吃完才逐步稳定下来。 如果以上述范例的回吐完加速段行情来类比, 国内股指和债期初步完成了这个回吐后找平衡的工作, 螺纹产品端带动的调整则要靠近60天线这个位置才利于缓冲止跌, 后续的强势品种的休整调整过程, 可以用铜和玻璃作为相互校正, 看看到底如何来消化演绎。 生猪期货的增仓下跌, 给这个品种的保值功能发挥带来希望, 持仓逐步增加是好事, 之前认为期货价格走得太快的产业保值资金, 可能终于开始认可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了。 我们的同事分享的农业农村部的权威专家观点认为,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已经基本恢复到2017年年末水平, 生猪存栏量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以现在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一年提供的肥猪出栏量可以达到6.9亿头以上, 正常的生产效率下已经基本够用了。 专家提示, 目前生猪的养殖成本已经提升到17元每公斤水平, 随着养殖业生产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 传统上的猪粮比指标已经不再适合用来衡量生猪养殖盈亏。 现在农业农村部已经将全国年出栏500头这样规模的养猪场都纳入监测统计, 每个月15项指标动态观测, 这样从产能精准动态掌控的基础出发, 可以大大增强行业主管部门预警的及时性和精确性。 生猪产能的供应侧修复已经完成, 产业链的保值思路如何优化调整, 猪周期对政策扰动的优化又如何向股债商传导, 有待各方的共商共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