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特期货-午间直击——不看指数看疗效?-210705

文本预览:
上周五的6月非农就业数据, 好不好? 整体是好的, 当月新增明显超过市场预估均值, 而且上月也对应上修。 有没有瑕疵? 市场认为的相对不如人意的点, 一个是失业率不降反升, 一个是薪资增长略低于市场预期。 当然, 失业率水平还要受到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看放弃治疗的人多, 还是希望碰运气找工作的人多, 薪资增长随着就业意愿的提升会增幅放缓, 这倒是个合理的预期。 市场的反应偏好还是偏淡? 市场总体反应是偏好的。 美元指数短线冲高回落, 金银振荡压制节奏又变成减空修复的调调, 主要股指的波动还有试高意愿, 商品特别是工业品品种在本周初的节奏反应, 几乎未见偏空主导。 其中, 美股领衔的权益类人气股指所展现的风险情绪回暖, 是市场报道的点。 综合起来, 从察言观色的角度, 金融市场对于非农所代表的欧美复苏进展, 选择性各说各话, 对好的环节做正面反应, 对不好的线索做中性处理, 没往坏处想。 政策疑虑当犹在, 只是恐慌少, 氛围没转坏, 大致如此。 今天早盘的国内市场校验波动比对, 略有些奇怪的是国内股指, 横盘小星线波动的如此之窄? 星线一般不是回稳线, 星线往往是中继休整中继换挡的调整线, 国内三个股指期指在上周五的小中黑之后, 星线缓一缓, 情绪上正常。这个缓, 有对外围情势的观察松口气的意思; 这个缓, 从上影线角度仍提示上周末以来的振荡下探节奏还没明确支撑。 现货股指指数的争议点是, 一些市场人士开始预警, 认为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票可能见到了中期高点, 而中证500为代表的中间族群, 则给出了依托年线蓄势待发的指引, 到底信谁? 我们的热心群友些, 针对我的思想包袱进行批评帮扶。 他们认为, 日内波动幅度小, 主要是白酒波动幅度小嘛, 换言之, 大蓝筹休整冲击对于股指的权重效应, 阶段还未消除。 他们认为, 现在大家讨论的指数没得参考头, 看指数做股票要遭。 我不由得惊问, 不看指数那看啥做? 他们提出, 看住手里头自家乖乖撒, 要向交易型先行者学习, 不乱qio( 四川话, 意思是乱打望影响心态的意思) 。 对此, 我们的资管团队相关同事略有保留。 认为分类指数还是要看, 板块指数做交易依据, 800指数作为大小轮动的风控验证? 另外, 从买方的选择角度上看, 纯结构行情, 相对利于主动管理类公募, 但挂钩基准指数型产品就摊薄收益? 我们从上述各方的讨论碰撞可发现, 股汇商市场, 争议继续无处不在, 踏雪对方是普遍心态, 但是几乎没有人喊,狼来了。 。 。
展开>>
收起<<
《倍特期货-午间直击——不看指数看疗效?-21070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特期货-午间直击——不看指数看疗效?-210705(1页).pdf(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倍特期货《午间直击——不看指数看疗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上周五的6月非农就业数据, 好不好? 整体是好的, 当月新增明显超过市场预估均值, 而且上月也对应上修。 有没有瑕疵? 市场认为的相对不如人意的点, 一个是失业率不降反升, 一个是薪资增长略低于市场预期。 当然, 失业率水平还要受到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看放弃治疗的人多, 还是希望碰运气找工作的人多, 薪资增长随着就业意愿的提升会增幅放缓, 这倒是个合理的预期。 市场的反应偏好还是偏淡? 市场总体反应是偏好的。 美元指数短线冲高回落, 金银振荡压制节奏又变成减空修复的调调, 主要股指的波动还有试高意愿, 商品特别是工业品品种在本周初的节奏反应, 几乎未见偏空主导。 其中, 美股领衔的权益类人气股指所展现的风险情绪回暖, 是市场报道的点。 综合起来, 从察言观色的角度, 金融市场对于非农所代表的欧美复苏进展, 选择性各说各话, 对好的环节做正面反应, 对不好的线索做中性处理, 没往坏处想。 政策疑虑当犹在, 只是恐慌少, 氛围没转坏, 大致如此。 今天早盘的国内市场校验波动比对, 略有些奇怪的是国内股指, 横盘小星线波动的如此之窄? 星线一般不是回稳线, 星线往往是中继休整中继换挡的调整线, 国内三个股指期指在上周五的小中黑之后, 星线缓一缓, 情绪上正常。这个缓, 有对外围情势的观察松口气的意思; 这个缓, 从上影线角度仍提示上周末以来的振荡下探节奏还没明确支撑。 现货股指指数的争议点是, 一些市场人士开始预警, 认为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票可能见到了中期高点, 而中证500为代表的中间族群, 则给出了依托年线蓄势待发的指引, 到底信谁? 我们的热心群友些, 针对我的思想包袱进行批评帮扶。 他们认为, 日内波动幅度小, 主要是白酒波动幅度小嘛, 换言之, 大蓝筹休整冲击对于股指的权重效应, 阶段还未消除。 他们认为, 现在大家讨论的指数没得参考头, 看指数做股票要遭。 我不由得惊问, 不看指数那看啥做? 他们提出, 看住手里头自家乖乖撒, 要向交易型先行者学习, 不乱qio( 四川话, 意思是乱打望影响心态的意思) 。 对此, 我们的资管团队相关同事略有保留。 认为分类指数还是要看, 板块指数做交易依据, 800指数作为大小轮动的风控验证? 另外, 从买方的选择角度上看, 纯结构行情, 相对利于主动管理类公募, 但挂钩基准指数型产品就摊薄收益? 我们从上述各方的讨论碰撞可发现, 股汇商市场, 争议继续无处不在, 踏雪对方是普遍心态, 但是几乎没有人喊,狼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