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新势力客户放量,积极拥抱电动智能化-210819

文本预览:
华域汽车(600741) 投资要点 投资要点:公司发布 2021 年 H1 业绩报告,符合我们预期,2021 H1 实现营业收入 666.11 亿元,同比+24.22%, 实现归母净利润 27.3 亿元,同比+108.95%。2021 年 Q2 实现营业收入 317.33 亿元,同比+7.03%,环比-9.02%。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8 亿元,同比+22.72%,环比+11.31%,扣非归母净利润 9.76 亿元,同比+10.58%,环比-17.36%。毛利率 14.26%,同比+0.88pct,环比-0.64pct。 新势力客户持续放量对冲传统客户销量下滑,原材料+运费上涨等因素拉低毛利率:1)Q2 受到行业芯片短缺影响,公司大客户大范围减产。受到芯片短缺影响, 占公司营收超过 50%的上汽集团, Q2 实现销量 90.7万辆,环比-14.85%,公司第一大客户上汽大众,Q2 实现销量 28.3 万辆,环比-28.16%。2)新势力客户持续放量,对冲行业不利影响。公司第四大客户特斯拉,国内交付 9.2 万辆,同比+211%,环比+33%,实现同/环比较快增长,营收占比从 2020 年的 1.9%提升至 4.1%。3)原材料+运费上涨+研发投入增加, 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除了公司原材料+运费上涨之外, Q2 公司研发投入增加,环比+17%,费用率环比+0.7pct,扣非归母净利润 9.76 亿元,环比-17.36%。 4) 资产处置收益导致业绩环比增加。Q2 实现 3.93 亿资产处置收益,导致归母净利润环比+11.31%。 深化战略业务调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推进新兴业务提速发展:1)深化战略业务调整,持续推动座椅业务整合。推进延锋安道拓座椅49.99%股权收购工作,加速座椅业务“国际化”进程。2)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推动“中性化”进程。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已获得自主品牌及新能源汽车品牌相关车型的部分配套定点, 业外客户占比已提升至 48%。3)推进新兴业务提速发展,全力拥抱电动智能化趋势。智能座舱领域,通过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对 XiM21S 产品进行全面升级; 自动驾驶领域, 4D 成像毫米波雷达预计四季度实现量产, 77GHz毫米波雷达取得乘用车定点突破;智能灯光领域,第一代 DLP 大灯已实现量产,第二代已完成研发,正在推进量产中;智能电动领域,实现大众 MEB 全球平台电驱系统总成产品稳定供货需求,通用 BEV3 全球平台电驱动产品生产现已经启动建设,混动电机获多车型定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座椅业务整合推进+ “中性化”战略持续推进+多品类受益电动智能化。我们维持对公司 2021-2023 年业绩预测,预计营业收入 1465.48/1568.21/1747.61 亿元,同比+9.7%/+7.0%/+11.4%;归母净利润 65.62/74.31/85.86 亿元,同比+21.4%/+13.2%/ +15.5%,对应 EPS为 2.08/2.36/2.72 元,对应 PE 为 10.54/9.29/8.06 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缺芯情况超出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新势力客户放量,积极拥抱电动智能化-21081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新势力客户放量,积极拥抱电动智能化-21081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1年中报点评:新势力客户放量,积极拥抱电动智能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华域汽车(600741) 投资要点 投资要点:公司发布 2021 年 H1 业绩报告,符合我们预期,2021 H1 实现营业收入 666.11 亿元,同比+24.22%, 实现归母净利润 27.3 亿元,同比+108.95%。2021 年 Q2 实现营业收入 317.33 亿元,同比+7.03%,环比-9.02%。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8 亿元,同比+22.72%,环比+11.31%,扣非归母净利润 9.76 亿元,同比+10.58%,环比-17.36%。毛利率 14.26%,同比+0.88pct,环比-0.64pct。 新势力客户持续放量对冲传统客户销量下滑,原材料+运费上涨等因素拉低毛利率:1)Q2 受到行业芯片短缺影响,公司大客户大范围减产。受到芯片短缺影响, 占公司营收超过 50%的上汽集团, Q2 实现销量 90.7万辆,环比-14.85%,公司第一大客户上汽大众,Q2 实现销量 28.3 万辆,环比-28.16%。2)新势力客户持续放量,对冲行业不利影响。公司第四大客户特斯拉,国内交付 9.2 万辆,同比+211%,环比+33%,实现同/环比较快增长,营收占比从 2020 年的 1.9%提升至 4.1%。3)原材料+运费上涨+研发投入增加, 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除了公司原材料+运费上涨之外, Q2 公司研发投入增加,环比+17%,费用率环比+0.7pct,扣非归母净利润 9.76 亿元,环比-17.36%。 4) 资产处置收益导致业绩环比增加。Q2 实现 3.93 亿资产处置收益,导致归母净利润环比+11.31%。 深化战略业务调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推进新兴业务提速发展:1)深化战略业务调整,持续推动座椅业务整合。推进延锋安道拓座椅49.99%股权收购工作,加速座椅业务“国际化”进程。2)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推动“中性化”进程。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已获得自主品牌及新能源汽车品牌相关车型的部分配套定点, 业外客户占比已提升至 48%。3)推进新兴业务提速发展,全力拥抱电动智能化趋势。智能座舱领域,通过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对 XiM21S 产品进行全面升级; 自动驾驶领域, 4D 成像毫米波雷达预计四季度实现量产, 77GHz毫米波雷达取得乘用车定点突破;智能灯光领域,第一代 DLP 大灯已实现量产,第二代已完成研发,正在推进量产中;智能电动领域,实现大众 MEB 全球平台电驱系统总成产品稳定供货需求,通用 BEV3 全球平台电驱动产品生产现已经启动建设,混动电机获多车型定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座椅业务整合推进+ “中性化”战略持续推进+多品类受益电动智能化。我们维持对公司 2021-2023 年业绩预测,预计营业收入 1465.48/1568.21/1747.61 亿元,同比+9.7%/+7.0%/+11.4%;归母净利润 65.62/74.31/85.86 亿元,同比+21.4%/+13.2%/ +15.5%,对应 EPS为 2.08/2.36/2.72 元,对应 PE 为 10.54/9.29/8.06 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缺芯情况超出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