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财证券-2021年10月PMI数据点评:制造业供需延续走弱-211101

文本预览:
事件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继续低于临界点。针对以上数据,我们做出如下点评。 点评 中、小制造企业经营压力仍然存在。10月制造业PMI再度走弱,较上月下行0.4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数据连续两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制造业景气度整体弱势,在部分地区疫情反弹、能源供应偏紧的综合作用下,制造、非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从不同规模企业的表现看,月内大型制造企业PMI指数为50.3%,较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仍维持在扩张区间;但中小制造业企业方面,10月中、小型制造企业PMI指数分别为48.6%和47.5%,其中,小型制造企业表现与上月持平,中型企业数据较上月再度下降1.5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连续低于荣枯线。从价格方面看原因,中小型企业多分布在中下游企业,10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1%和61.1%,较上月分别上升8.6和4.7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价格指数一度到达近年高位,对中下游中小企业采购造成较大压力。 制造业生产活动延续放缓。生产方面,10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8.4%,比上月再度下降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动力持续收缩,叠加同期企业采购、产成品库存数据均有走弱,印证当前制造业企业生产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支撑当前“主动去库存”的市场观点。在行业方面,月内能耗双控政策对周期行业生产仍有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需求指数均低于45.0%。 制造业需求延续走弱。10月新订单指数为49.0%,与上月基本持平,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疫情散状反弹对制造业内需的制约持续存在。外需方面,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6%,较上月小幅回升,但仍低于荣枯线,当前海外主要经济体恢复放缓,近两月海外疫情仍有反复,制造企业出口数据仍需观察。 就需求而言,当前央行坚持稳健的流动性政策,且11月美联储Taper的确定性较强,年内国内货币政策难见显著宽松,财政政策或是扩内需的重点。 风险提示:外部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剧烈波动;主要工业原料价格超预期调整;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川财证券-2021年10月PMI数据点评:制造业供需延续走弱-2111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财证券-2021年10月PMI数据点评:制造业供需延续走弱-2111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川财证券《2021年10月PMI数据点评:制造业供需延续走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继续低于临界点。针对以上数据,我们做出如下点评。 点评 中、小制造企业经营压力仍然存在。10月制造业PMI再度走弱,较上月下行0.4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数据连续两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制造业景气度整体弱势,在部分地区疫情反弹、能源供应偏紧的综合作用下,制造、非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从不同规模企业的表现看,月内大型制造企业PMI指数为50.3%,较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仍维持在扩张区间;但中小制造业企业方面,10月中、小型制造企业PMI指数分别为48.6%和47.5%,其中,小型制造企业表现与上月持平,中型企业数据较上月再度下降1.5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连续低于荣枯线。从价格方面看原因,中小型企业多分布在中下游企业,10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1%和61.1%,较上月分别上升8.6和4.7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价格指数一度到达近年高位,对中下游中小企业采购造成较大压力。 制造业生产活动延续放缓。生产方面,10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8.4%,比上月再度下降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动力持续收缩,叠加同期企业采购、产成品库存数据均有走弱,印证当前制造业企业生产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支撑当前“主动去库存”的市场观点。在行业方面,月内能耗双控政策对周期行业生产仍有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需求指数均低于45.0%。 制造业需求延续走弱。10月新订单指数为49.0%,与上月基本持平,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疫情散状反弹对制造业内需的制约持续存在。外需方面,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6%,较上月小幅回升,但仍低于荣枯线,当前海外主要经济体恢复放缓,近两月海外疫情仍有反复,制造企业出口数据仍需观察。 就需求而言,当前央行坚持稳健的流动性政策,且11月美联储Taper的确定性较强,年内国内货币政策难见显著宽松,财政政策或是扩内需的重点。 风险提示:外部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剧烈波动;主要工业原料价格超预期调整;下游需求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