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20109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钢铁:钢协数据显示 12 月下旬重点钢企生铁日均产量 188.6 万吨,旬环比增长 15%,该口径 2021 年高点在 205-210 万吨区间(2021Q2),低点约 160 万吨(2021Q4)。反映重点钢企高炉生产已经明显恢复,分区域来看,12 月复产钢企主要集中在非华北地区,当时河北因大气污染治理高炉开工率仍然偏低,1 月后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也有所回升。钢企复产叠加钢厂春节前原料冬储补库,推动铁矿反弹,而高炉大面积复产挤压电炉份额,吨钢利润从高位回落,部分电炉钢产能已无利润。本周钢价小幅反弹,一方面原料上涨成本推动,二是钢贸商冬储由冷转热。后期钢价及原料上涨空间可能有限,冬储将进入尾声原料上涨持续性不足,而钢企复产也压制吨钢加工费。短期钢铁股反弹主要由稳增长预期引发,结合钢价未来中期走势,判断属超跌反弹性质,建议从成长型新材料类行业中寻找机会,关注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抚顺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等。 煤炭:行业基本面企稳,积极关注煤企布局新能源。动力煤方面:印尼限制出口提振,坑口价格开始反弹。本周秦港山西产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 830 元/吨,周环比上涨 30 元/吨,止跌回升。供给方面,多家煤矿年底停产检修完毕,恢复生产,供应稳定;印尼限制出口影响显现,部分煤矿价格开始反弹,且煤矿拉煤车排队增多。需求方面,虽然保供政策导致电厂存煤充足,但印尼限制出口事件带动市场情绪,贸易商及站台发运可获利,采购积极性弱中好转,部分企业开始春节前的阶段性补库。整体而言,印尼限制出口对动力煤市场短期具有提振作用,后续关注旺季需求及印尼方面的安排。炼焦煤方面,供需支持市场偏强运行,带动价格上涨。本周主流炼焦煤价上涨,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2600 元/吨。供给方面,部分煤矿检修完成,元旦后恢复生产,但叠加安全、环保影响,供应端仍偏紧;进口方面,蒙古国疫情出现反弹,甘其毛都口岸通关仍在低位,本周通关 4 天,日均通关 87 车(环比持平),口岸可交易资源有限,煤价小幅上涨,蒙煤市场稳中偏强运行。需求方面,高炉集中复产,市场转好,焦企生产意愿增强,且今年煤矿放假提前,焦企多积极补库,支撑煤价向好运行。整体而言,国内炼焦煤市场向好,供应仍偏紧,采购积极,煤价稳定在高位,后续关注冬奥会限产情况与补库需求变化。焦炭方面,供给持续收紧,补货需求增加。焦炭方面,焦企供给承压,钢厂复产刚需增加。截至 1 月 7 日,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 2860 元/吨,周环比上涨 300 元/吨,全国平均吨焦盈利约为 203 元/吨。供给方面,焦炭第一轮涨价全面落地,焦炭价格上调带动焦化利润改善,但受环保限产政策影响,焦企开工负荷有波动,提产意愿不强,供应端整体收紧。需求方面,下游钢厂逐步复产,开工有所回升,且部分钢厂库存水平较低,焦炭刚需回升。整体来看,焦炭供应偏紧,而钢厂开工刚需增加,支撑焦炭价格提涨,后续关注钢厂复工复产及冬奥会限产情况。投资策略:本周煤价小幅上涨,印尼出口禁令具有一定提振作用,下游采购积极性提高,目前多家煤矿年末检修完毕,开始复工复产,但部分地区整治活动仍在继续,叠加环保限产政策以及冬奥会将至,供应端整体偏紧。据报道印尼主产区东加里曼丹省多达 25 家煤企被获准 1 月上旬继续出口煤炭,印尼事件对煤价影响的持续性仍需关注印尼政府的后续举措。中长期来看,在缺乏规划性投资背景下,煤炭供应端的约束强,在需求每年小幅增长的背景下,未来若干年煤炭就是稀缺资源,存量产能或就是高额利润,年度长协基准价的上调也保障了行业持续高盈利的能力,在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迫切需要转型,电投能源、兖矿、神华、靖远煤电、美锦能源等主要发力在新能源运营、氢能等方向,煤炭行业在新能源运营方面具备现金流强劲、土地资源丰富等各方面的优势,能力与意愿皆具备,新能源方向的转型有利于提升整体板块估值水平(目前 PE 估值在 5-6 倍),煤炭资产有待重新定价,持续看好板块投资价值。动力煤股建议关注:陕西煤业、兖州煤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电投能源、昊华能源。冶金煤股建议关注:潞安环能、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冀中能源、山西焦化。无烟煤建议关注:兰花科创。焦炭股建议关注:美锦能源、金能科技、中国旭阳集团、开滦股份、陕西黑猫。 有色:欧洲 12 月电动车销量创新高;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精矿定价确定;碳酸锂现货价格突破 30 万元/吨;氧化镨钕价格突破 90 万元/吨;锂、稀土价格与股价进一步背离。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价格传导顺利,欧洲 6 国(英法德挪威瑞典意大利)12 月销量合计 20.31 万辆,同比增长 12%,环比增长 32%,创历史新高;12 月正极材料产量继续提升,国内三元材料产量为 4.02 万吨,环比增加 7.39%;磷酸铁锂产量为 5.60万吨,环比增长 11.8%。年底备货将至,碳酸锂价格再次加速上行,本周,电池级碳酸锂较上周上涨 10.3%,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较上周上涨10.1%,无锡电子盘碳酸锂期货价格达到 39 万元/吨;原料趋紧,钴价或将进一步上行,MB 钴(标准级)、MB 钴(合金级)报价分别环比上涨 0.7%、0.7%,折算国内金属钴含税价已经达到 54 万元/吨;国内金属钴、硫酸钴、四氧化三钴分别上涨 2.8%、1.0%、2.9%;稀土永磁行业格局重塑,现货市场,国内氧化镨钕报价较上周上涨 6.4%至 90 万元/吨;中重稀土方面,氧化镝、氧化铽报价较上周上涨 0.3%、0.9%,市场现货流通量有限,大厂挺价意愿较强。镍原料供应紧张,价格维持强势,SHFE 镍收于 15.11 万元/吨,环比下跌 0.34%;供给端,2021 年 12月中国&印尼镍铁产量为 10.80 万金属吨,环比增加 0.15%;需求端,近期不锈钢厂陆续发布 2022 年春节期间减产计划, 2022 年 1 月、2月的 300 系不锈钢较正常产量减少 18 万吨和 10 万吨。基本金属,印尼煤炭出口禁令加剧市场对于能源供应短缺的担忧,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后,美元指数总体小幅上涨,铜价重心小幅下移;另外,印尼发布煤炭出口禁令的消息在元旦假期发酵,再度加剧市场对于能源供应短缺的担忧,支撑基本金属价格上行。具体来看:LME 铜、铝、铅、锌、锡、镍本周涨跌幅分别为-0.8%、3.9%、0.2%、0.1%、2.6%、0.3%,价格整体上涨。 建材:本周观点:本周我们发布 2022 年投资策略报告《传统建材否极泰来,新型材料乘势而上》,我们认为稳增长下基建投资有望超预期,短期重视基建链;全年看好品牌建材和新材料投资机会。地产政策边际向好下,地产链预期有望修复,且涨价逐步落地/原材料价格回落,品牌建材逐步进入布局时点,龙头确定性高。碳纤维/石英砂/玻纤景气度延续,继续推荐。玻璃板块重点关注光伏、电子、药玻等新品类拓展。地产预期边际好转+专项债发行提速有望支撑水泥需求,当前水泥板块估值性价比高,优选有量增逻辑的龙头。减水剂板块成本端快速下降,首选具备新品类拓展逻辑的龙头。1)对于碳纤维行业,我们认为民用碳纤维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只在需求高增(风、光、氢等),更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下龙头抓住机遇实现追赶之后,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成本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和超越的历史机遇。高技术、工艺和资金壁垒下,得“原丝”者得天下。中长期看,参考玻纤,行业渗透率提升或依赖以“价格”换“需求”。我们建议关注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拟上市)、光威复材、原丝龙头吉林碳谷、吉林化纤、中简科技、恒神股份;碳纤维设备厂商精功科技;下游复合材料厂商中材科技、金博股份、天宜上佳、宏发新材等。2)对于消费类建材,一方面,地产政策底已现,地产行业融资端改善明显,地产链悲观预期有望持续修复。另一方面,在涨价逐步落地以及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下,我们判断消费类建材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行业逐步进入布局时点。消费类建材龙头在品牌/渠道/成本/资金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不论从竞争力还是成长性来看,都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重点布局龙头企业北新建材、东方雨虹、坚朗五金、三棵树、蒙娜丽莎、科顺股份、东鹏控股、亚士创能、伟星新材、永高股份、王力安防等。3)对于石英玻璃行业,受益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电池 P 型转 N 型,高纯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新增或有限,石英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半导体、军工用石英材料需求景气向上,资质认证壁垒高,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重点推荐石英股份和菲利华。4)对于玻纤行业,本周价格平稳运行。我们预计粗纱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继续向好,在库存低位下,粗纱高景气度有望延续。我们预计 22 年电子纱新增产能约 10 万吨,供给端仍有新增,不排除后续电子纱价格仍有松动,但预计 22 年整体仍将保持在较好水平。重点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山东玻纤等。5)对于玻璃行业,我们判断在地产“保交付”下,玻璃需求韧性有望维持。供给端,考虑到目前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后续新增产能有限;此外,根据中国建筑与工业玻璃协会数据,目前在产产线中,8-10 年/10 年以上窑龄产能占比分别为 14.1%/14.5%,高龄产线冷修或带来供给收缩。目前玻璃价格和成本接近,在原材料/能源成本高企下,厂商挺价意愿较强,玻璃价格有望保持较好水平。重点关注多品类玻璃(光伏、电子、药玻等)带来的中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 A、信义玻璃、洛阳玻璃、凯盛科技等。6)对于水泥行业,2022 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基建有望逐步发力,地产融资端边际放松或可带动市场预期好转,水泥需求有望得到支撑;此外,政策调控煤价作用已经充分显现,水泥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情况下,企业成本压力环比有望缓解,我们继续看好水泥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重点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团、天山股份,建议重点关注上峰水泥、万年青、中国建材。7)对于减水剂行业,原材料环氧乙烷价格已较高点回落约 25%,仍有下降可能;9 月底主要厂商集中提价有望逐步落地,行业盈利有望改善。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明显,且新产品受益下游需求向好有望保持高增,重点推荐苏博特。8)出口链条建议关注海象新材:公司是 PVC 地板生产及出口龙头,未来产能持续投放成长弹性凸显。前期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及海运压力影响盈利承压,但当前受益出口链条高景气度及海运费下降,且企业逐步调价,成本端亦有回落,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化工: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 年 11 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PPI 当月同比上升29.6%,连续 11 个月为正。下游需求方面,2021 年 1-11 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减少 9.1%,11 月环比增加 16.6%,施工面积 1-11 月累计同比增加 6.3%,11 月环比减少 13.5%,竣工面积 1-11 月累计同比增加16.2%;1-11 月全国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加 5.3%,11月环比增长 11.28%;1-11 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累计同比增加 16.4%,需求旺盛。而供给端,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1-11 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加 16.6%。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伴随健康意识提升,代糖成为时代大趋势,建议关注处于景气周期的食品添加剂龙头金禾实业。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进口及环保政策风险,金价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供需测算的前提假设不及预期风险等
展开>>
收起<<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20109(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20109(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钢铁:钢协数据显示 12 月下旬重点钢企生铁日均产量 188.6 万吨,旬环比增长 15%,该口径 2021 年高点在 205-210 万吨区间(2021Q2),低点约 160 万吨(2021Q4)。反映重点钢企高炉生产已经明显恢复,分区域来看,12 月复产钢企主要集中在非华北地区,当时河北因大气污染治理高炉开工率仍然偏低,1 月后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也有所回升。钢企复产叠加钢厂春节前原料冬储补库,推动铁矿反弹,而高炉大面积复产挤压电炉份额,吨钢利润从高位回落,部分电炉钢产能已无利润。本周钢价小幅反弹,一方面原料上涨成本推动,二是钢贸商冬储由冷转热。后期钢价及原料上涨空间可能有限,冬储将进入尾声原料上涨持续性不足,而钢企复产也压制吨钢加工费。短期钢铁股反弹主要由稳增长预期引发,结合钢价未来中期走势,判断属超跌反弹性质,建议从成长型新材料类行业中寻找机会,关注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抚顺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等。 煤炭:行业基本面企稳,积极关注煤企布局新能源。动力煤方面:印尼限制出口提振,坑口价格开始反弹。本周秦港山西产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 830 元/吨,周环比上涨 30 元/吨,止跌回升。供给方面,多家煤矿年底停产检修完毕,恢复生产,供应稳定;印尼限制出口影响显现,部分煤矿价格开始反弹,且煤矿拉煤车排队增多。需求方面,虽然保供政策导致电厂存煤充足,但印尼限制出口事件带动市场情绪,贸易商及站台发运可获利,采购积极性弱中好转,部分企业开始春节前的阶段性补库。整体而言,印尼限制出口对动力煤市场短期具有提振作用,后续关注旺季需求及印尼方面的安排。炼焦煤方面,供需支持市场偏强运行,带动价格上涨。本周主流炼焦煤价上涨,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2600 元/吨。供给方面,部分煤矿检修完成,元旦后恢复生产,但叠加安全、环保影响,供应端仍偏紧;进口方面,蒙古国疫情出现反弹,甘其毛都口岸通关仍在低位,本周通关 4 天,日均通关 87 车(环比持平),口岸可交易资源有限,煤价小幅上涨,蒙煤市场稳中偏强运行。需求方面,高炉集中复产,市场转好,焦企生产意愿增强,且今年煤矿放假提前,焦企多积极补库,支撑煤价向好运行。整体而言,国内炼焦煤市场向好,供应仍偏紧,采购积极,煤价稳定在高位,后续关注冬奥会限产情况与补库需求变化。焦炭方面,供给持续收紧,补货需求增加。焦炭方面,焦企供给承压,钢厂复产刚需增加。截至 1 月 7 日,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 2860 元/吨,周环比上涨 300 元/吨,全国平均吨焦盈利约为 203 元/吨。供给方面,焦炭第一轮涨价全面落地,焦炭价格上调带动焦化利润改善,但受环保限产政策影响,焦企开工负荷有波动,提产意愿不强,供应端整体收紧。需求方面,下游钢厂逐步复产,开工有所回升,且部分钢厂库存水平较低,焦炭刚需回升。整体来看,焦炭供应偏紧,而钢厂开工刚需增加,支撑焦炭价格提涨,后续关注钢厂复工复产及冬奥会限产情况。投资策略:本周煤价小幅上涨,印尼出口禁令具有一定提振作用,下游采购积极性提高,目前多家煤矿年末检修完毕,开始复工复产,但部分地区整治活动仍在继续,叠加环保限产政策以及冬奥会将至,供应端整体偏紧。据报道印尼主产区东加里曼丹省多达 25 家煤企被获准 1 月上旬继续出口煤炭,印尼事件对煤价影响的持续性仍需关注印尼政府的后续举措。中长期来看,在缺乏规划性投资背景下,煤炭供应端的约束强,在需求每年小幅增长的背景下,未来若干年煤炭就是稀缺资源,存量产能或就是高额利润,年度长协基准价的上调也保障了行业持续高盈利的能力,在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迫切需要转型,电投能源、兖矿、神华、靖远煤电、美锦能源等主要发力在新能源运营、氢能等方向,煤炭行业在新能源运营方面具备现金流强劲、土地资源丰富等各方面的优势,能力与意愿皆具备,新能源方向的转型有利于提升整体板块估值水平(目前 PE 估值在 5-6 倍),煤炭资产有待重新定价,持续看好板块投资价值。动力煤股建议关注:陕西煤业、兖州煤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电投能源、昊华能源。冶金煤股建议关注:潞安环能、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冀中能源、山西焦化。无烟煤建议关注:兰花科创。焦炭股建议关注:美锦能源、金能科技、中国旭阳集团、开滦股份、陕西黑猫。 有色:欧洲 12 月电动车销量创新高;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精矿定价确定;碳酸锂现货价格突破 30 万元/吨;氧化镨钕价格突破 90 万元/吨;锂、稀土价格与股价进一步背离。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价格传导顺利,欧洲 6 国(英法德挪威瑞典意大利)12 月销量合计 20.31 万辆,同比增长 12%,环比增长 32%,创历史新高;12 月正极材料产量继续提升,国内三元材料产量为 4.02 万吨,环比增加 7.39%;磷酸铁锂产量为 5.60万吨,环比增长 11.8%。年底备货将至,碳酸锂价格再次加速上行,本周,电池级碳酸锂较上周上涨 10.3%,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较上周上涨10.1%,无锡电子盘碳酸锂期货价格达到 39 万元/吨;原料趋紧,钴价或将进一步上行,MB 钴(标准级)、MB 钴(合金级)报价分别环比上涨 0.7%、0.7%,折算国内金属钴含税价已经达到 54 万元/吨;国内金属钴、硫酸钴、四氧化三钴分别上涨 2.8%、1.0%、2.9%;稀土永磁行业格局重塑,现货市场,国内氧化镨钕报价较上周上涨 6.4%至 90 万元/吨;中重稀土方面,氧化镝、氧化铽报价较上周上涨 0.3%、0.9%,市场现货流通量有限,大厂挺价意愿较强。镍原料供应紧张,价格维持强势,SHFE 镍收于 15.11 万元/吨,环比下跌 0.34%;供给端,2021 年 12月中国&印尼镍铁产量为 10.80 万金属吨,环比增加 0.15%;需求端,近期不锈钢厂陆续发布 2022 年春节期间减产计划, 2022 年 1 月、2月的 300 系不锈钢较正常产量减少 18 万吨和 10 万吨。基本金属,印尼煤炭出口禁令加剧市场对于能源供应短缺的担忧,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后,美元指数总体小幅上涨,铜价重心小幅下移;另外,印尼发布煤炭出口禁令的消息在元旦假期发酵,再度加剧市场对于能源供应短缺的担忧,支撑基本金属价格上行。具体来看:LME 铜、铝、铅、锌、锡、镍本周涨跌幅分别为-0.8%、3.9%、0.2%、0.1%、2.6%、0.3%,价格整体上涨。 建材:本周观点:本周我们发布 2022 年投资策略报告《传统建材否极泰来,新型材料乘势而上》,我们认为稳增长下基建投资有望超预期,短期重视基建链;全年看好品牌建材和新材料投资机会。地产政策边际向好下,地产链预期有望修复,且涨价逐步落地/原材料价格回落,品牌建材逐步进入布局时点,龙头确定性高。碳纤维/石英砂/玻纤景气度延续,继续推荐。玻璃板块重点关注光伏、电子、药玻等新品类拓展。地产预期边际好转+专项债发行提速有望支撑水泥需求,当前水泥板块估值性价比高,优选有量增逻辑的龙头。减水剂板块成本端快速下降,首选具备新品类拓展逻辑的龙头。1)对于碳纤维行业,我们认为民用碳纤维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只在需求高增(风、光、氢等),更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下龙头抓住机遇实现追赶之后,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成本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和超越的历史机遇。高技术、工艺和资金壁垒下,得“原丝”者得天下。中长期看,参考玻纤,行业渗透率提升或依赖以“价格”换“需求”。我们建议关注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拟上市)、光威复材、原丝龙头吉林碳谷、吉林化纤、中简科技、恒神股份;碳纤维设备厂商精功科技;下游复合材料厂商中材科技、金博股份、天宜上佳、宏发新材等。2)对于消费类建材,一方面,地产政策底已现,地产行业融资端改善明显,地产链悲观预期有望持续修复。另一方面,在涨价逐步落地以及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下,我们判断消费类建材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行业逐步进入布局时点。消费类建材龙头在品牌/渠道/成本/资金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不论从竞争力还是成长性来看,都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重点布局龙头企业北新建材、东方雨虹、坚朗五金、三棵树、蒙娜丽莎、科顺股份、东鹏控股、亚士创能、伟星新材、永高股份、王力安防等。3)对于石英玻璃行业,受益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电池 P 型转 N 型,高纯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新增或有限,石英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半导体、军工用石英材料需求景气向上,资质认证壁垒高,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重点推荐石英股份和菲利华。4)对于玻纤行业,本周价格平稳运行。我们预计粗纱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继续向好,在库存低位下,粗纱高景气度有望延续。我们预计 22 年电子纱新增产能约 10 万吨,供给端仍有新增,不排除后续电子纱价格仍有松动,但预计 22 年整体仍将保持在较好水平。重点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山东玻纤等。5)对于玻璃行业,我们判断在地产“保交付”下,玻璃需求韧性有望维持。供给端,考虑到目前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后续新增产能有限;此外,根据中国建筑与工业玻璃协会数据,目前在产产线中,8-10 年/10 年以上窑龄产能占比分别为 14.1%/14.5%,高龄产线冷修或带来供给收缩。目前玻璃价格和成本接近,在原材料/能源成本高企下,厂商挺价意愿较强,玻璃价格有望保持较好水平。重点关注多品类玻璃(光伏、电子、药玻等)带来的中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 A、信义玻璃、洛阳玻璃、凯盛科技等。6)对于水泥行业,2022 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基建有望逐步发力,地产融资端边际放松或可带动市场预期好转,水泥需求有望得到支撑;此外,政策调控煤价作用已经充分显现,水泥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情况下,企业成本压力环比有望缓解,我们继续看好水泥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重点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团、天山股份,建议重点关注上峰水泥、万年青、中国建材。7)对于减水剂行业,原材料环氧乙烷价格已较高点回落约 25%,仍有下降可能;9 月底主要厂商集中提价有望逐步落地,行业盈利有望改善。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明显,且新产品受益下游需求向好有望保持高增,重点推荐苏博特。8)出口链条建议关注海象新材:公司是 PVC 地板生产及出口龙头,未来产能持续投放成长弹性凸显。前期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及海运压力影响盈利承压,但当前受益出口链条高景气度及海运费下降,且企业逐步调价,成本端亦有回落,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化工: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 年 11 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PPI 当月同比上升29.6%,连续 11 个月为正。下游需求方面,2021 年 1-11 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减少 9.1%,11 月环比增加 16.6%,施工面积 1-11 月累计同比增加 6.3%,11 月环比减少 13.5%,竣工面积 1-11 月累计同比增加16.2%;1-11 月全国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加 5.3%,11月环比增长 11.28%;1-11 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累计同比增加 16.4%,需求旺盛。而供给端,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1-11 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加 16.6%。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伴随健康意识提升,代糖成为时代大趋势,建议关注处于景气周期的食品添加剂龙头金禾实业。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进口及环保政策风险,金价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供需测算的前提假设不及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