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战略科技-计算机-行业周报:从商汤看硬科技估值,跨越鸿沟的投资机遇-220117

上传日期:2022-01-17 00:00:00 / 研报作者:尹沿技陈晶袁子翔吴雨萌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战略科技-计算机-行业周报:从商汤看硬科技估值,跨越鸿沟的投资机遇-220117.pdf
大小:95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战略科技-计算机-行业周报:从商汤看硬科技估值,跨越鸿沟的投资机遇-220117

华安证券-战略科技-计算机-行业周报:从商汤看硬科技估值,跨越鸿沟的投资机遇-220117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战略科技-计算机-行业周报:从商汤看硬科技估值,跨越鸿沟的投资机遇-220117(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战略科技-计算机-行业周报:从商汤看硬科技估值,跨越鸿沟的投资机遇-220117(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战略科技(计算机)行业周报:从商汤看硬科技估值,跨越鸿沟的投资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硬科技”的估值困惑——以商汤科技为例   硬科技是底层的基础核心技术,其关系国计民生和未来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硬科技如何估值也是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在考虑的问题,借AI巨头商汤上市之机,我们再次思考这个问题,以商汤科技为例来讨论“硬科技的估值”。商汤科技上市之前经历了12轮融资,估值达到120亿美元。上市之初,券商给出的估值普遍在1000亿元左右,但上市以来,其股价迅速上涨78%,市值达到2283亿元。如果从业绩上来看2018至2020年,商汤科技营业收入由18.5亿元增长至34.5亿元,CAGR为36%;净利润亏损由-34.2亿元扩大至-121.6亿元,显然市场对于其高市值普遍存疑。   如何看待“硬科技”企业的估值   大多数科技龙头企业在其上市前后,市场都会为其估值而困惑。尤其是这样的科技企业上市初期常常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如果仅仅从研发投入巨大等角度去理解,未免不够深入。近期商汤上市后其CEO所说的一个观点还是比较有启发性:商汤正从“顶天立地”阶段走向“铺天盖地”的阶段,即商汤正在走向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实现大规模商用的阶段。实际上,这也与我们看待科技前沿企业的估值的观点一致,即科技企业都需要一个跨越“鸿沟”的阶段,先进技术从产生到应用再到大规模商用需要跨越一个巨大的鸿沟,而临界点就在于其成本的大幅下降。商汤在过去三年成本已经下降了300倍,但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智慧城市、智慧商业,以及空间更为广阔的智能汽车、产业互联网等都是可以期待的巨大市场空间。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现在谈论这类AI龙头企业的市值是否有泡沫其实意义不大,我们更应该动态的去看待与分析,更多地关注到这类企业跨越“鸿沟”之后的成长性。如果成本下降到一个临界点:1)纵向来看,公司业务在有望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盈利并迅速爆发;2)横向来看,公司凭借人工视觉AI这种核心能力可以快速覆盖多个行业,拓展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   如果今年是围绕着“专精特新”的“硬科技”进行投资的结构性风格,我们建议用更加动态、弹性的角度去看待科技企业的估值,专注其核心能力的构建、产品成本的下降、以及应用的可拓展性等方面。   建议关注   智能汽车:中科创达、虹软科技、德赛西威、道通科技、千方科技。   工业软件:瑞纳智能、和达科技、鼎阳科技、宝信软件。   人工智能:佳都科技、科大讯飞、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奥普特。金融科技和信创:广电运通、宇信科技、恒生电子、浪潮信息、中国长城。   风险提示   1)疫情加剧降低企业信息化支出;2)财政与货币政策低于预期;3)供应链波动加大,影响科技产业发展。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