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英大证券-电力能源行业周报-2022年第3期-:国家电网计划2022年电网投资5012亿元,新能汽车换电模式兴起-220117

上传日期:2022-01-17 00:00:00 / 研报作者:刘杰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英大证券-电力能源行业周报-2022年第3期-:国家电网计划2022年电网投资5012亿元,新能汽车换电模式兴起-220117.pdf
大小:4.3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英大证券-电力能源行业周报-2022年第3期-:国家电网计划2022年电网投资5012亿元,新能汽车换电模式兴起-220117

英大证券-电力能源行业周报-2022年第3期-:国家电网计划2022年电网投资5012亿元,新能汽车换电模式兴起-220117
文本预览:

《英大证券-电力能源行业周报-2022年第3期-:国家电网计划2022年电网投资5012亿元,新能汽车换电模式兴起-220117(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大证券-电力能源行业周报-2022年第3期-:国家电网计划2022年电网投资5012亿元,新能汽车换电模式兴起-220117(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英大证券《电力能源行业周报(2022年第3期):国家电网计划2022年电网投资5012亿元,新能汽车换电模式兴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视点:   电网投资: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电网投资金额5012亿元。1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家电网方面了解到,近日,国家电网召开了2022年度工作会议。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指出,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发展总投入为5795亿元,在电网投资方面,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金额为5012亿元,5012亿的投资将会是国网电网基建投资额的历史最高,也侧面印证了“十四五”电网将加大电力投资。根据1月11日中国能源报报道,“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特高压能有效支撑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将进行新一轮的特高压工程建设。关注特高压产业链国电南瑞、许继电气、思源电气、特变电工、平高电气等上市公司。   风光发电:“整县推进”助推光伏装机增长。大唐集团发稿称,在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中,中国大唐取得51个试点县区、总容量约1200万千瓦的成绩。大唐平均每个县235MW开发规模,侧面印证了全国676个县试点总规模将可能超过120GW。按照相关规划进度,预计整县推进和大基地项目将推动22-23年光伏新增装机超过80GW/每年。   新能源汽车:巨头入局,换电模式有望兴起。宁德时代入局换电赛道,短期将带动换电模式发展。换电模式在政策面已经有了支撑,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换电行业鼓励和支持政策,对推动我国换电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其电池的补能效率高。据不完全统计,到2025年国内的新建换电站至少超过2万座。市场预计对应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2631亿元,换电站设备市场则达到693亿元。目前我国换电站运营主要是三家企业:奥动新能源、蔚来、杭州伯坦科技。建议关注换电产业链赛道,快换系统主要厂商科大智能、易事特和山东威达等;充电系统的相关公司则有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动力电池各环节龙头企业持续受益,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   行业重要信息:   国务院: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用。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指出: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绿色数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用,促进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一周市场表现:   行业表现: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电气设备行业上涨2.13%,位列第2位;公用事业行业本周下跌1.57%,位列第16位。   子板块表现:子板块中锂电池、电池化学品、线缆部件及其他涨幅位列前三位,分别为6.59%、4.57%、4.35%;电工仪器仪表、风电零部件、风力发电涨幅位列后三位,分别为-7.63%、-5.09%、-3.88%。   个股涨幅情况:电力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中,洛凯股份、长缆科技、尚纬股份、新雷能、大连电瓷涨幅位列前五,分别上涨28.61%、23.29%、14.66%、13.40%、13.02%。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