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中期期货-油料日报-211112

文本预览:
摘要: 大豆:11月USDA美豆供需报告意外调减美豆新作单产至51.2蒲/英亩,低于此前预期的51.9和10月预估的51.5。导致新季期末库存预估为3.4亿蒲,低于市场此前预估的3.6亿蒲,因此短期美豆期价受利空幅度不及预期的预期差影响出现反弹。但目前南美播种顺利,巴西2021/22年度大豆播种进度为67.3%,高于一周前的53.5%和去年同期的55.1%,全球大豆处于增库存趋势中,美豆期价反弹空间预期受限。国内市场,中储粮的高价入市收购对国产大豆价格托底作用明显,本周二中储继续提价收购大豆,合同协议价1000吨及以上收购价3.10元/吨,3000吨及以上收购价3.13元/斤,5000吨及以上收购价3.15元/斤,近期国储拍卖高成交率溢价成交显示市场存一定看涨情绪。但非转基因大豆溢价目前处于较高水平,将限制豆一期价上涨幅度。操作上建议豆一多单6500一线部分止盈后继续持有。 花生:供给端:东北因暴雪影响物流,交通好转预计仍需几日时间;河南和山东区域农户,因收获期连续降雨部分区域只能使用人工代替机械收割,叠加化肥成本上涨,农户惜售情绪仍存,目前市场上货数量有限。进口花生塞内米已基本结束,苏丹米少量到港,后续供应以国产花生为主。需求端,部分大厂仍未入市收购,批发市场刚需采购为主,贸易商仍有一定观望情绪。近期终端对于小包装油备货好转,花生油批发价格近期出现上涨,减轻花生油厂花生油库存压力,对花生价格可能有提振作用。受部分区域暴雪影响,本周油厂些货量环比下滑7.26%,油厂开机率因需求转旺环比走高1.48个百分点。季节性上,后续将逐步步入花生和花生油消费旺季。相关品种方面,12月开始油脂步入消费旺季,我国油脂供应或仍偏紧。花生油价格走势有一定独立性,但目前花生油与豆油价差处于近五年低位,花生油长期市场份额或有一定增加,消费有好转可能。综上,短期农户惜售心理强,大型油厂采购谨慎,现货采销较为僵持。产业链上下游博弈阶段,花生期价预计仍以震荡运行为主。 菜粕:加拿大菜籽同比减产34%叠加菜籽压榨利润良好导致加拿大菜籽供应商有一定惜售情绪,截至10月31日加拿大菜籽累计出口量同比减少50%,较近五年均值减少34%,菜籽供给偏紧使得国内菜籽到港成本较为坚挺,目前进口菜籽榨利亏损718元/吨,因此成本端对于菜粕期价有一定支撑。
展开>>
收起<<
《方正中期期货-油料日报-211112(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中期期货-油料日报-211112(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方正中期期货《油料日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摘要: 大豆:11月USDA美豆供需报告意外调减美豆新作单产至51.2蒲/英亩,低于此前预期的51.9和10月预估的51.5。导致新季期末库存预估为3.4亿蒲,低于市场此前预估的3.6亿蒲,因此短期美豆期价受利空幅度不及预期的预期差影响出现反弹。但目前南美播种顺利,巴西2021/22年度大豆播种进度为67.3%,高于一周前的53.5%和去年同期的55.1%,全球大豆处于增库存趋势中,美豆期价反弹空间预期受限。国内市场,中储粮的高价入市收购对国产大豆价格托底作用明显,本周二中储继续提价收购大豆,合同协议价1000吨及以上收购价3.10元/吨,3000吨及以上收购价3.13元/斤,5000吨及以上收购价3.15元/斤,近期国储拍卖高成交率溢价成交显示市场存一定看涨情绪。但非转基因大豆溢价目前处于较高水平,将限制豆一期价上涨幅度。操作上建议豆一多单6500一线部分止盈后继续持有。 花生:供给端:东北因暴雪影响物流,交通好转预计仍需几日时间;河南和山东区域农户,因收获期连续降雨部分区域只能使用人工代替机械收割,叠加化肥成本上涨,农户惜售情绪仍存,目前市场上货数量有限。进口花生塞内米已基本结束,苏丹米少量到港,后续供应以国产花生为主。需求端,部分大厂仍未入市收购,批发市场刚需采购为主,贸易商仍有一定观望情绪。近期终端对于小包装油备货好转,花生油批发价格近期出现上涨,减轻花生油厂花生油库存压力,对花生价格可能有提振作用。受部分区域暴雪影响,本周油厂些货量环比下滑7.26%,油厂开机率因需求转旺环比走高1.48个百分点。季节性上,后续将逐步步入花生和花生油消费旺季。相关品种方面,12月开始油脂步入消费旺季,我国油脂供应或仍偏紧。花生油价格走势有一定独立性,但目前花生油与豆油价差处于近五年低位,花生油长期市场份额或有一定增加,消费有好转可能。综上,短期农户惜售心理强,大型油厂采购谨慎,现货采销较为僵持。产业链上下游博弈阶段,花生期价预计仍以震荡运行为主。 菜粕:加拿大菜籽同比减产34%叠加菜籽压榨利润良好导致加拿大菜籽供应商有一定惜售情绪,截至10月31日加拿大菜籽累计出口量同比减少50%,较近五年均值减少34%,菜籽供给偏紧使得国内菜籽到港成本较为坚挺,目前进口菜籽榨利亏损718元/吨,因此成本端对于菜粕期价有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