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1年第226期-211208

文本预览:
最新报告摘要 12月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策略点评 携手欣旺达,第二个“矿化一体”项目落地--川恒股份/化学制品(002895/072203)事件点评(含季报和年报) 1、最新报告摘要 1.1、12月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策略点评 分析师:胡国鹏S0350521080003分析师:袁稻雨S0350521080002 事件: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明确明年经济工作将“稳”字当头。 投资要点: 政策基调,“稳”的重要性在提升。纵观整篇报告,“稳”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字。对于宏观经济大盘要“着力稳定”,对于经济工作要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于宏观政策要做到“稳健有效”。之于此,我们有三点解读:其一,“稳字当头”的表述并不陌生,但此前多出现在货币政策的表述当中,此次强调全局做到“稳字当头”,一方面表明了“稳”的地位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当前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其二,本次会议首次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稳健”意指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一方面突出了政策的针对性。针对后续经济或出现的波动,预计在宏观调控的思路及具体工具设计上,逆周期和跨周期或交错运用,另一方面表明稳增长政策的抓手在“质”不在“量”,投资或在新能源、氢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力。其三,此次会议中并未改变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基本定调。今年财政的休养生息为明年预留了发力空间,明年财政政策或回到前倾的节奏;货币政策正进入窗口期,12月15日央行将实施年内的第二次全面降准,进一步释放政策宽松信号,若高通胀约束缓解及工业企业利润转负,降息或可期待。 经济动能,更强调增长的内生动力。本次会议强调“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两年,受益于率先走出疫情和生产率先恢复,我国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修复的主要引擎。随着海外生产修复,我国出口景气度正逐步铸顶,明年经济增长动能或将切换至内需。从内需增长的场景来看,本次会议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表述,由此前的“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转变为“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表明在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得当有效下,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高,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精准”为部分消费场景的修复提供支撑。此外,本次会议在民生就业部分特别提及“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考虑到此前我国已将提升生育率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预计明年将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更好的发挥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内需支撑的作用。 地产政策,良性循环为发展目标,保障性住房为重要方向。本次会议在地产相关表述亮点颇多。从地产调控的基调来看,本次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首先,会议明确“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传达出稳楼市的积极信号,后续针对刚需和改善型的购房需求,支持的配套政策值得期待。其次,会议首次提及“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这是基于当前地产行业形势的判断与考量,为明年房地产行业发展提出清晰目标,预计“良性循环”将与此前多次提及的“平稳健康发展”成为未来地产政策的主要方向。从稳的抓手来看,保障性住房不仅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办法,也将是明年政府在地产领域力推的重要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体现了当下保民生的底线思维;其次可对冲下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地产投资,助力稳增长;再此可为专项债等资金提供优质建设项目,助力政策“提质增效”,可谓一举多得。 股票市场,逆周期和低估值板块存在阶段性机会,中期仍聚焦高景气成长板块。本次报告表明当前“稳”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地产政策同样呈现边际转暖的趋势,叠加12月15日将迎来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总的来看,在政策更加注重稳增长的环境下,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电力等逆周期板块以及低估值的金融地产板块存在阶段性机会,中期仍聚焦新能源等高景气成长板块,关注三条线索,一是绿色发展,如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循环经济等,二是高端制造如半导体、国防军工等,三是数字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风险提示: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失速下行,疫情超预期恶化,海外收紧加速等
展开>>
收起<<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1年第226期-21120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1年第226期-21120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1年第226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最新报告摘要 12月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策略点评 携手欣旺达,第二个“矿化一体”项目落地--川恒股份/化学制品(002895/072203)事件点评(含季报和年报) 1、最新报告摘要 1.1、12月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策略点评 分析师:胡国鹏S0350521080003分析师:袁稻雨S0350521080002 事件: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明确明年经济工作将“稳”字当头。 投资要点: 政策基调,“稳”的重要性在提升。纵观整篇报告,“稳”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字。对于宏观经济大盘要“着力稳定”,对于经济工作要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于宏观政策要做到“稳健有效”。之于此,我们有三点解读:其一,“稳字当头”的表述并不陌生,但此前多出现在货币政策的表述当中,此次强调全局做到“稳字当头”,一方面表明了“稳”的地位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当前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其二,本次会议首次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稳健”意指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一方面突出了政策的针对性。针对后续经济或出现的波动,预计在宏观调控的思路及具体工具设计上,逆周期和跨周期或交错运用,另一方面表明稳增长政策的抓手在“质”不在“量”,投资或在新能源、氢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力。其三,此次会议中并未改变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基本定调。今年财政的休养生息为明年预留了发力空间,明年财政政策或回到前倾的节奏;货币政策正进入窗口期,12月15日央行将实施年内的第二次全面降准,进一步释放政策宽松信号,若高通胀约束缓解及工业企业利润转负,降息或可期待。 经济动能,更强调增长的内生动力。本次会议强调“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两年,受益于率先走出疫情和生产率先恢复,我国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修复的主要引擎。随着海外生产修复,我国出口景气度正逐步铸顶,明年经济增长动能或将切换至内需。从内需增长的场景来看,本次会议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表述,由此前的“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转变为“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表明在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得当有效下,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高,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精准”为部分消费场景的修复提供支撑。此外,本次会议在民生就业部分特别提及“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考虑到此前我国已将提升生育率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预计明年将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更好的发挥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内需支撑的作用。 地产政策,良性循环为发展目标,保障性住房为重要方向。本次会议在地产相关表述亮点颇多。从地产调控的基调来看,本次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首先,会议明确“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传达出稳楼市的积极信号,后续针对刚需和改善型的购房需求,支持的配套政策值得期待。其次,会议首次提及“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这是基于当前地产行业形势的判断与考量,为明年房地产行业发展提出清晰目标,预计“良性循环”将与此前多次提及的“平稳健康发展”成为未来地产政策的主要方向。从稳的抓手来看,保障性住房不仅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办法,也将是明年政府在地产领域力推的重要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体现了当下保民生的底线思维;其次可对冲下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地产投资,助力稳增长;再此可为专项债等资金提供优质建设项目,助力政策“提质增效”,可谓一举多得。 股票市场,逆周期和低估值板块存在阶段性机会,中期仍聚焦高景气成长板块。本次报告表明当前“稳”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地产政策同样呈现边际转暖的趋势,叠加12月15日将迎来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总的来看,在政策更加注重稳增长的环境下,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电力等逆周期板块以及低估值的金融地产板块存在阶段性机会,中期仍聚焦新能源等高景气成长板块,关注三条线索,一是绿色发展,如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循环经济等,二是高端制造如半导体、国防军工等,三是数字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风险提示: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失速下行,疫情超预期恶化,海外收紧加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