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临床需求尚未满足,进口替代推动国产软镜未来可期-220126

《红塔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临床需求尚未满足,进口替代推动国产软镜未来可期-220126(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塔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临床需求尚未满足,进口替代推动国产软镜未来可期-220126(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消化内镜、腹腔镜等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从检查衍生出各种微创手术。 目前,我国新增癌症患者中消化系统癌症占比达30%左右,并且呈上涨趋势。 尽管各类创新的消化系统癌症早筛手段不断获批,但消化内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癌症筛查的“金标准”,目前临床节点无法绕开。 消化内镜所带来的的微创手术是消化系统癌症早期的主要治疗手段。 消化内镜临床价值凸显。 我国消化内镜市场主要由日系企业垄断,我们认为进口垄断的因素正在逐渐被打破。 国产企业正在缩短与进口企业产品及服务差距。 海外经验证明了大规模消化系统癌症筛查能有效降低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和国家卫生支出负担。 从宏观层面和国民健康需求,我国消化内镜临床需求尚未满足。 随着我国医改向县级医疗体系进行深度改革,我们认为政府未来将加大县级医疗的硬件设施投入,消化内镜属于县级医疗薄弱环节,消化内镜在县级医疗的装机量有望提升。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引导公立医疗机构积极采购满足基层医疗临床需求的国产医疗设备,国产软镜迎来政策红利窗口采购期。 我们认为我国消化系统癌症临床价值高,早筛对治疗和存活率有积极作用。 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筛查需求尚未满足,而内镜检查和治疗是目前不可替代的医疗措施,未来我国消化内镜将持续放量。 同时,国产和进口内镜技术差距正在缩小,国家政策鼓励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国产设备。 在“总量提升”和“进口替代”两大驱动力推动下,国产内镜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国内市场参与者: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 风险提示医改政策不达预期,疫情持续影响,突破性创新技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