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联合资信-2022年医药制造行业信用风险研究及展望-220126

上传日期:2022-01-26 23:00:59 / 研报作者: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联合资信-2022年医药制造行业信用风险研究及展望-220126.pdf
大小:113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联合资信-2022年医药制造行业信用风险研究及展望-220126

联合资信-2022年医药制造行业信用风险研究及展望-220126
文本预览:

《联合资信-2022年医药制造行业信用风险研究及展望-22012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2022年医药制造行业信用风险研究及展望-22012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医药制造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其下游需求主要与人口数量、老龄化程度及疾病演变等因素相关。

2020年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保参保人数增加,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有所增长。

未来,医药市场持续扩容、行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拢以及市场向基层倾斜三大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

短期来看,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全球流行,仍将有利于新冠产业链相关企业产品销量增加;长期来看,随着新冠口服药的上市和疫苗接种双管齐下,新冠疫情持续扩散有望得到控制,新冠产业链相关企业仍需要在非新冠主业持续发力,以保持业绩增长。

一、行业运行情况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层级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活动减少,药品终端销售市场规模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逐年加重以及医保收入和参保人数增加,中国医药需求仍保持稳健。

2021年以来,医药行业盈利水平逐渐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大幅增长;同时持续加强创新研发投入,行业内企业获现能力持续提升,杠杆水平处于合理水平。

医药制造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其下游需求主要与人口数量、老龄化程度及疾病演变等因素相关。

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8年的28228元增长至2020年的32189元,消费升级加速;与此同时,截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0时),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较2019年底增加了0.10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随着新医保目录落地、医保支付方式进一步完善以及带量采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等多种政策的推行,医保收支结构逐步优化,控费成效显著。

虽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增长速度于2017年达到峰值后逐年放缓,但基金收入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依然逐年增加,医药消费的基本盘仍然稳健。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活动减少,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19年的87.20亿次下降至2020年的77.40亿次,中国药品终端销售市场规模同比下降8.45%,从2019年的17955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16437亿元,为近年来首次负增长。

受医保控费、带量采购制度化和常态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出现小幅波动。

2020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053.57亿元,同比增长4.50%,利润总额为3693.40亿元,同比增长12.80%,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利润总额增速有所上升,主要系新冠疫情相关高毛利企业占比增加所致。

2021年1-9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营业收入为21291.00亿元,同比增长24.40%;利润总额为4525.30亿元,同比增长80.60%,医药制造业盈利水平逐渐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

从医药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分析1来看,在盈利能力方面,2018-2020年,医药制造样本企业毛利率较为稳定。

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医药制造样本企业销售费用率波动下降。

2018-2020年,医药制造样本企业管理费用率持续上升。

2021年1-9月,医药制造样本企业管理费用率为6.26%,较上年同期下降0.37个百分点。

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医药制造样本企业研发费用率持续上升。

整体看,医药制造样本企业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销售费用率波动下降。

获现能力方面,2021年1-9月,医药制造样本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9.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0%,延续了2018年以来现金流持续优化的行业发展趋势。

杠杆水平方面,2018-2020年底,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7.99%、37.57%和36.26%,持续下降。

截至2021年9月底,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4.99%,较上年底下降1.27个百分点。

整体看,医药制造行业资产负债率较低,财务结构较为稳健。

营运能力方面,2018-2020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70.53天、73.53天和75.82天,持续增加。

商誉减值方面,2018-2020年,样本企业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分别为9.22%、7.23%和6.01%,持续下降。

2021年9月底,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下降至5.56%,2018年,部分医药制造企业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使其净利润产生巨大波动。

研发投入方面,2018-2020年,样本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26%、5.65%和6.35%,持续上升,体现出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对创新研发的持续重视。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