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兆易创新-603986-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行业景气多线发力,全年业绩预计高增长-220125

《中信证券-兆易创新-603986-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行业景气多线发力,全年业绩预计高增长-2201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兆易创新-603986-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行业景气多线发力,全年业绩预计高增长-2201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2021行业高景气下,公司抓住MCU市场机遇,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自研DRAM产品也进入量产出货阶段,公司新品放量带动全年业绩大增。 往未来看,公司MCU新品迭出,自研DRAM放量在即,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物联网、工业和汽车电子赛道的成长潜力,给予目标价228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58.88%~174.78%,受益MCU、NORFlash、DRAM等业务放量。 公司发布2021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8~24.2亿元(未经审计,下同),同比+158.88%~174.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7~23.1元,同比+290.25%~315.46%,主要系全年来看,MCU及存储市场景气度高涨,公司产品量价齐升。 21Q4单季来看,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3~7.7亿元,同比+200%~266.7%,环比-35.7~-1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7.0亿元,同比增长6.2~7.2亿元,环比-26.8%~-9.8%,主要由于Q4考虑商誉减值,计提奖金等因素,利润端环比有所回落。 ▍MCU业务:产品涨价+产能放量带来业绩大增,新品迭出布局车载工控领域。 2021年以来,MCU缺货涨价持续,公司优先受益国产替代机遇,产能供给快速增长同时产品ASP提升,我们估算毛利率或接近70%,2021年MCU出货量超过4亿颗,较2020年的1.9亿颗实现超出翻倍的增长,预计2022年随着国产客户的导入,公司出货将进一步放量、维持同比高增速。 目前公司已推出32个系列400余款MCU产品,产品线持续完善,近期已推出低功耗MCU、WiFiMCU等新品类。 公司首颗车规级MCU已流片,有望于2022年中量产。 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推出GD30系列电源管理芯片,涉及电机驱动、LDO、电池充电管理、TWSPMIC等,未来有望持续扩展料号,与MCU业务协同,不断推进“MCU百货商店”定位实现。 我们预计2022年MCU供需状况或维持景气,公司产品生态完善,有望持续引领高端MCU国产替代,并打开车载、工业等增量市场,MCU业务出货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存储芯片业务:DRAM成为新营收贡献点,NORFlash车规级产品批量供货,华虹无锡产能爬坡。 ——DRAM方面,包括代销和自有品牌,公司于2021年6月量产自有品牌的首款4GbDDR4产品,该产品应用在机顶盒、电视、监控、网络通信、智能家电等领域。 公司积极扩展其在平板电脑、车载影音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已在IPTV、安防及消费类等领域获得了客户的订单和信任。 据公司公告,截至11月底,公司与长鑫关联交易实际发生1.89亿美元,重点发展毛利率较高的自有品牌产品,其中采购代销DRAM产品/自有品牌代工分别约10.15/1.89亿元人民币。 公司借助长鑫代工量产19nmDDR4,同时17nmDDR3在研,制程优于台湾友商,长期具备成本优势。 2022年,公司将持续加码自研DRAM产品,公司预计自研DDR3、DDR4等代工采购金额将大幅提升至8.6亿元,代销DRAM采购金额维持稳定。 参考普冉股份、东芯股份招股书,可比公司晶圆成本占总成本70%~80%,我们假设晶圆成本占公司自研DRAM总成本70%~80%,并假设其毛利率30%~40%,则预计公司2022年自研DRAM收入约15~20亿元,将迎产品放量。 未来自有品牌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料将提升板块毛利率。 ——NORFlash方面,公司32Mb容量的NORFlash上半年已进入苹果Airtag供应链,2G大容量产品通过了车规AECQ-100认证,GD25车规级存储全系列产品已在多家汽车企业批量采用。 公司在华虹无锡新产能逐步爬坡,工艺制程持续从65nm向55nm转换,截至9月初,55nm产品已占比约30%,有利于降本增效。 ▍传感器业务:稳步复苏,布局ToF等新品。 公司指纹产品在电容侧边、电容侧边弧形、电容后置以及光学指纹等已有系列产品,触控产品线即将推出OLED触控产品和新一代LCD触控产品,此外公司还布局ToF、3D图像和血压监测等具有潜力的业务,加大非手机领域布局,发挥公司市场优势形成产品、市场协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提高盈利水平,预计该板块未来具有持续增长潜力。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芯片市场价格波动,产能获取不及预期,新品开发及推广不及预期等。 ▍盈利预测和评级:公司为同时具备存储芯片、MCU、传感器设计能力的国内优质芯片公司。 公司MCU业务快速增长,供需紧张持续,新品持续推出,且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同时自有品牌DRAM进入量产,2022年放量在即。 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23.25/30.26/41.79亿元,对应EPS预测为3.49/4.55/6.28元。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物联网、工业和汽车电子赛道成长潜力,参考半导体设计头部公司估值和公司历史估值水平,按照2022年50倍PE,给予目标价228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