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1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预增95%~125%,订单饱满业绩持续释放-211013

上传日期:2021-10-13 14:25:34 / 研报作者:付宸硕徐涛陈卓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1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预增95%~125%,订单饱满业绩持续释放-211013.pdf
大小:26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1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预增95%~125%,订单饱满业绩持续释放-211013

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1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预增95%~125%,订单饱满业绩持续释放-21101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1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预增95%~125%,订单饱满业绩持续释放-2110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1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预增95%~125%,订单饱满业绩持续释放-21101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13.35亿元~15.40亿元,同比+95%~125%;预计21Q3实现归母净利5.51亿元~6.36亿元,同比+95%~125%,环比-0.13%~+15.24%。

报告期内公司特种业务收入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特种集成电路及智能安全芯片领域实力强劲。

公司产品谱系完备,可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综合竞争力强,目前公司在高自主可控市场市占率领先,未来有望向通用消费市场扩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并考虑到公司行业地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1Q3预计盈利5.51~6.36亿元,环比提升业绩持续释放。

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13.35亿元~15.40亿元,同比+95%~125%;预计21Q3实现归母净利5.51亿元~6.36亿元,同比+95%~125%,环比-0.13%~+15.24%。

2021Q3公司业绩仍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订单饱满;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产品竞争力强,客户认可度高,交付能力持续提升;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显著改善。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司利润保持高增速,随着下游需求增加,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释放。

▍紫光同创增资长期发展可期,西安同芯剥离主业进一步聚焦。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主要系联营企业本期实现盈利以及西安紫光股权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所致。

2021年5月28日,公司公告参股子公司紫光同创通过在产权交易机构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进行增资,进一步优化其股权结构,补充流动资金,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本期权益法下确定的投资收益增加3013万。

根据西安紫光国芯股东会决议及章程规定,自6月起,西安紫光国芯不再为公司联营企业,公司按金融工具准则核算,转入非流动金融资产,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使得公司报告期内权益法核算投资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利得达4426万。

▍产品谱系完备的IC设计领军企业,有望由高自主可控市场向通用消费市场拓展。

不同于全球IC设计巨头集中在某些品类芯片的经营模式,紫光国微产品谱系完备,能够设计各类数字芯片、模拟芯片等,有能力向客户提供综合的系统解决方案,该商业模式能够降低客户负担,真正有效解决客户痛点。

目前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安全、金融、电信、政务等领域,对产品自主可控有较高要求。

作为国内特种安全领域领军企业,公司在高自主可控市场市占率领先,随着技术和工艺持续成熟,未来有望向竞争更为激烈的通用消费市场拓展。

▍风险因素: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控股股东债务违约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风险、行业景气度下行、半导体产业政策推动效果不及预期、5G和云计算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美国技术封锁升级等。

▍投资建议:考虑到安全体系信息化建设下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自主可控趋势下公司作为特种集成电路龙头公司竞争优势的增强,我们维持公司2021/22/23年净利润预测18/25/35亿元,现价对应PE66/47/34倍。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并考虑到公司在细分领域的行业地位,给予公司2022年60倍PE,对应合理目标市值为1500亿元。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250元。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