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快速调整,何去何从-220123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快速调整,何去何从-22012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快速调整,何去何从-220123(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行情回顾本期(1.15–1.22)上证综指收于3522.57,上涨0.04%;沪深300指数收于4779.31,上涨1.11%;中小100收于9457.65,上涨0.05%;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10395.03,下跌7.19%,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31位。 7个二级板块均跑输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开展血液制品、大输液、独家品种以及非独家品种等共276个药品联盟地区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这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次省级联盟集采。 受集采消息的影响,19日长春高新股价跌停,安科生物跌幅也超过7%。 本次广东省集采联盟的策略,为中成药、血液制品、大输液等临床常用药品全国集采提供了思路。 1月20日,药品专利池组织(MedicinesPatentPool,MPP)宣布,已与27家仿制药企业签署协议,允许其为全球105个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生产及供应默沙东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Molnupiravir。 有5家中国药企入围了协议名单,分别是:复星医药、博瑞医药、石家庄龙泽制药、上海迪赛诺、朗华制药。 1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本批合计10品种、13品规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其中,2款为首仿、首家过评产品,分别是恒瑞医药的尼莫地平口服溶液、北京韩美的氨氯地平氯沙坦钾片(Ⅰ)。 核心观点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10395.03,下跌7.19%,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31位。 7个二级板块均跑输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疫情方面,截至1月21日,全球新增确诊数量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单日新增超过300万例。 我国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 虽然目前局部地区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总体上能做到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但春运即将开始,冬(残)奥会即将开幕,入境人员增多,人员流动增加,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 新冠疫苗接种方面,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稳步推进,根据我国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我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计29.61亿剂次。 短期至中期来看,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因此有必要继续关注新冠防治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包括新冠口服药、疫苗和抗体类等,同时可以关注深度参与新冠防治药物供应链的上市公司。 消息方面,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开展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次省级联盟集采,涉及血液制品、大输液、独家品种以及非独家品种等共276个药品。 此次集采中,血液制品首次进入带量采购范围,具体涉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人血白蛋白五个品种。 此外,外界一直备受关注的重组人生长激素也首次被纳入集采,给相关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当地时间1月20日,药品专利池组织(MedicinesPatentPool,MPP)宣布,已与27家仿制药企业签署协议,允许其为全球105个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生产及供应默沙东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Molnupiravir,5家中国药企入围了协议名单,分别是复星医药、博瑞医药、石家庄龙泽制药、上海迪赛诺、朗华制药,新冠治疗药物专利的放开对疫苗、口罩以及检测板块构成了不小的冲击。 对于市场关注较多的CXO板块,此前长期处于估值溢价较高的水平,12月后,受实体清单风波、板块轮动和市场风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大幅回调。 站在当前时点,CXO板块绝对估值依然偏高,但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估值分位。 从板块驱动力方面来看,CXO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强,带有鲜明的成长股的标签。 伴随业绩兑现和成长消化,成长和估值会进一步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动态匹配。 另一方面,叠加此次奥密克戎变种驱动下全球疫情持续爆发带动的新冠治疗产业链的活跃,部分深度参与新冠产业链外包服务的优质企业也有望维持高景气。 长期来看,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CXO行业的供应链体系近年来逐步完善,人力成本、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都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且会在新冠疫情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放大;在中美博弈、我国全面实施自主可控的大环境下,为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服务的CXO行业的发展也将是必然趋势,建议继续关注CXO板块中估值具备性价比、安全边际高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和差异化竞争的二线蓝筹。 从中药板块的爆发,到奥密克戎变种驱动下全球疫情持续爆发带动的新冠检测和治疗产业链的活跃,医药行业延续以点带面的结构性复苏行情。 伴随美国等海外国家加息预期的启动和国内新一轮稳增长周期的到来,大盘整体维持震荡走势,市场的重心或聚焦具备低估值修复和高需求确认逻辑的板块,建议在结构上关注医药行业中的低估值板块,成长和估值在一段时期内会向合理的范围快速动态匹配。 在估值切换渐行渐近的时点,提前布局尤其需要关注边际改善和成长的可持续性。 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相对较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围绕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生物制品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凯莱英、复星医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和普洛药业等;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和乐普医疗等;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医疗消费终端,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和迪安诊断等;4)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生物制品企业,包括长春高新、华兰生物、康希诺-U和派林生物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