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探本溯源系列(三),如何辨别大中小盘? -220123

《国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探本溯源系列(三),如何辨别大中小盘? -220123(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探本溯源系列(三),如何辨别大中小盘? -220123(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海内外大中小市值指数的对比中证100、200和500在过去会被归属到大、中、小盘指数。 如果模糊化处理寻找交集,100和200合并而成的沪深300可作为大中盘、200和500合并的中证700作为中小盘指数,100、200、500合并而成的中证800可作为大中小盘指数。 考虑到中证500企业过去十年间市值的中枢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移,目前中证1000指数更适合代表小市值,而沪深300、中证500适合作为大市值和中市值的“代言人”。 海外市场以美国为例,大盘和中小盘常用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罗素20000指数作为样本,另一个常见的口径是明晟分类。 大盘和中小盘市值有一定重叠,大中小盘也只是相对的概念(1)市值是动态变化的,这里采用的是某一段时间内日均市值的测算方法,大盘指数中也不乏有小市值企业,小盘指数中也不乏有市值相对较大的企业。 如2021年三季度末,沪深300指数中25%市值分位的企业市值约为505亿元,对应到中证500指数大概是92%市值分位数的企业。 (2)采用中证口径的数据,大、中、小盘都是市值相对排名的概念。 如果回溯到十年之前,2011年沪深300企业市值的中位值为206亿,中证500的市值中位数只有57亿;而到了2020年底中证500样本企业市值中位值就有216亿元,十年前的中小市值企业放到现在来看,绝对规模也不算小了。 纵向对标海外龙头发展历程,国内大盘预计会转向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两大行业我们以五年为一个观察频次,对比美股标普、上证股市中市值前20名的企业。 回溯发达市场和中国内地的沪深两市中,市值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变迁路径,我们发现其共同特征是传统能源行业式微,先后被电信、金融行业赶超。 美国市场在过去十年中,金融板块的龙头地位被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取代,或许指引了资本更迭的新方向。 内地股市过去25年间市值排行榜的轮转也见证了资本从传统能源、地产领域向新能源、可选消费等行业的跃迁。 英国和美国市场过去10年行业轮转经验,或许将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结构变化中再度上演。 根据大盘和中小盘的市值结构对比,高新制造业更有望成中小市值行情切换的胜负手从主要行业的分布来看,成长型行业在中小盘中分布更广,而大盘以金融、传统制造和消费行业为主。 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具有占比低、增速高的特征,占据整个制造业投资五分之一的权重,但创造的增速是传统行业的两倍。 中长期来看,高新技术附加值更高的大制造行业或许有望成为中小盘行情机遇的胜负手。 风险提示:全球供应瓶颈问题尚未得到缓解,海外仍未摆脱疫情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