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医疗影像诊疗专题二:硬镜,技术革新之际,国产突围在即-220121

上传日期:2022-01-21 11:38:13 / 研报作者:陈竹宋硕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医疗影像诊疗专题二:硬镜,技术革新之际,国产突围在即-220121.pdf
大小:229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医疗影像诊疗专题二:硬镜,技术革新之际,国产突围在即-220121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医疗影像诊疗专题二:硬镜,技术革新之际,国产突围在即-22012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医疗影像诊疗专题二:硬镜,技术革新之际,国产突围在即-220121(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医疗影像诊疗专题二:硬镜,技术革新之际,国产突围在即-220121(48页).pdf(4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硬镜正朝着提高图像质量、集成多功能以及扩展更多应用场景方向发展,4K、3D及荧光技术在全球仍处于普及期。

2019年我国硬镜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处于快速增长期。

目前我国硬镜设备市场由外资垄断,处于技术革新期,内资硬镜设备企业依靠国内成熟配套供应链,预计将受益于行业、技术、渠道三因素共振,实现破局。

内资硬镜耗材企业已经在基础耗材立足,正依靠医工结合带来的差异化创新,向高端耗材渗透,渐成燎原星火。

▍硬镜是微创外科手术的第三只眼。

硬镜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的术中成像,微创手术已成为多类疾病的金标准术式,微创手术的繁荣不断丰富内窥镜的种类,应用场景多元化。

技术和术式创新,书写百年硬镜诊疗史,内窥镜的发展促进微创手术的发展,同时微创手术的进步对内窥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互促进、正向循环。

▍硬镜进入技术变革期,两百亿市场有望加速。

目前,硬镜已经进入技术变革期。

内窥镜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均是源于最底层的光学成像技术革新。

而今,4K、3D、荧光技术等多种前沿科技日益成熟,并逐渐应用于内镜领域,为内镜的创新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9年我国硬镜行业市场规模250亿元(设备65亿F&S测算、耗材185亿炽识咨询测算)、手术量1190万台,微创外科手术的普及将带动行业快速增长。

参考美国开展情况,预计我国硬镜行业市场远规模超500亿元。

依靠性价比优势、新术式拓展、基层普及,预计我国微创手术量2019-2024年CAGR为17%。

▍设备:新技术配套产业成熟,内资有望弯道超车。

2020年我国硬镜设备市场外资三巨头合计市占率76%,国产市占率不足10%。

由于硬镜设备行业技术和渠道正向循环明显,如果一个硬镜设备企业产品力达到主流并展开规模销售,就有机会正向循环,发展壮大。

我们认为内资企业正面临机遇期:1)行业:处于普及期;2)技术:技术变革期看光学成像技术,技术静默期看ISP算法,内资在4K、3D、荧光等光学成像技术方面已崭露头角,其中荧光技术已实现领先。

手机、安防、汽车等领域提供人才,内资持续迭代ISP算法。

3)渠道:内资企业已经初步建立。

除了传统硬镜,内资在腔镜手术机器人、一次性、超细内镜领域发展迅猛。

▍耗材:从基础到高端循序渐进,内资已成燎原星火。

2020年我国硬镜耗材市场外资两巨头合计市占率57%,并呈现高端耗材进口、基础耗材国产的分层竞争格局。

基础耗材已基本实现国产化,高端耗材仍由外资垄断。

我们展望了内资硬镜耗材企业发展路径:以基础耗材为切入点,依靠性价比优势,构建起成熟渠道,通过医工结合的差异化创新逐步向高端耗材渗透。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反复风险;医保控费政策趋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建议:配套产业成熟化,促进了国产硬镜产业发展。

全球硬镜产业进入技术变革期,内资企业有望弯道超车。

我们建议关注掌握荧光硬镜零部件底层技术的海泰新光,国际化、高端化、平台化优势明显的迈瑞医疗,渠道布局深厚的耗材龙头康基医疗。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