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香港)-广汽集团-2238.HK-2022销量有望重返快速增长-220106

上传日期:2022-01-19 16:21:42 / 研报作者:韩卫东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香港)-广汽集团-2238.HK-2022销量有望重返快速增长-220106.pdf
大小:6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香港)-广汽集团-2238.HK-2022销量有望重返快速增长-220106

国信证券(香港)-广汽集团-2238.HK-2022销量有望重返快速增长-220106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香港)-广汽集团-2238.HK-2022销量有望重返快速增长-22010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广汽集团-2238.HK-2022销量有望重返快速增长-22010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2月销量增长重回双位数,2021总销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广汽集团公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集团汽车总销量录得23.37万辆,同比增长11.77%。

2021全年,公司汽车累计总销量约214.4万辆,同比增长4.92%。

2021年总销量已接近公司2018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214.8万辆)。

在经历2021年三季度的严重缺芯冲击之后,进入四季度公司产销增速逐月回升,10-12月销量增幅分别录得-8.11%、2.98%、11.77%,恢复非常显著。

从月度产销数据上来看,缺芯的状况缓解比较明显。

分品牌来看,公司旗下广汽本田2021年累计销量录得78万辆,同比下滑约3.2%,广汽本田全年销量录得82.8万辆,同比增长约8.2%。

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全年销量录得32.4万辆,同比增长约10.4%。

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全年销量12万辆,同比大增约102%。

传祺和埃安两个自主品牌合计销量占比约20.7%,较2019和2020年有了明显回升。

旗下日系车企新能源车投入力度或将明显加大2021年12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录得19346辆,同比暴增113.6%,其中广汽埃安销售14500辆,占比约75%。

2021年全年,公司新能源车总销量约14.3万辆,同比增长约77.4%,其中广汽埃安的贡献率约84%。

公司2021年新能源车占总销量比重约6.7%。

公司新能源车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旗下合资日系车企新能源车销量较小。

而进入2022年,我们预计广丰及广本于新能源车方面的投入力度将明显加大。

广汽丰田纯电SUV车型bZ4X已于2021年11月首发亮相,预计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

该车型基于丰田全新的e-TNGA电动汽车平台打造,定位为紧凑型SUV。

广汽本田亦于11月发布纯电紧凑型SUV车型e:NP1,预计2022年上半年上市。

我们预计2022年广丰及广本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将实现高速增长。

新车型相当丰富,支撑2022总销量快速增长公司旗下广汽本田2021年三季度以来新增车型不断:重磅车型新一代汉兰达三季度正式上市;新增MPV车型塞纳10月底上市,市场热度相当高;紧凑型SUV锋兰达1月上旬正式上市;中型SUV威飒已开启预售,预计一季度正式上市。

旗下广汽本田重磅新增车型“型格”(A级轿车)已于12月正式上市。

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传祺新增车型传祺影豹上市5个月累计订单超7万辆,重磅换代车型传祺GS8,12月中旬上市,至月底订单已突破2万辆。

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的主力车型销量也持续走高。

总体上,我们认为公司凭借现有车型较好的竞争力,以及丰富的新增车型以及产品储备,2022年总销量实现快速增长的基础非常扎实。

另外,再考虑到2022年缺芯对生产端的影响大概率将逐步缓解并消散,我们认为公司2022总销量有望实现双位数的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全年收入将实现15%左右的增长,股东应占利润约82亿元,同比增长约37%。

主要理由:预计2021全年公司自主品牌销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毛利率将有所回升,此外来自合资企业的利润贡献有望稳定增长。

另外,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收入及盈利将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其中盈利规模有望再度回到110亿元或以上水平。

估值与投资评级广汽集团(02238.HK)港股2022年1月5日收盘价为7.65港元,对应我们的2022年预测业绩PE约5.8倍,估值处于相当低的位置。

从中期看,公司旗下日系品牌新车型不断,市场优势有望保持,而自主品牌销量在纯电埃安品牌以及传祺品牌新车型的带动下,很可能将持续走高,公司盈利水平总体回升将是大概率。

维持买入评级。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乘联会、上市公司公告、广汽集团官网、汽车之家、Wind,国信证券(香港)研究部整理)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再度大幅上涨,新推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