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2022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220118

《中国银行-2022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220118(1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2022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220118(148页).pdf(14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疫情:一波三折,高位徘徊
全球疫情:疫情-波三折,中国抗疫最优
2021年,疫情仍然是影响全球财经政策制定和经济走势的最大变量,截至2021年12月15日,全球累计感染人数27236.52万人,累计死亡人数533.86万人,累计感染人数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5129万人、印度3471万人和巴西2220万人。2021年全球疫情可谓“一波三折”,第一波疫情波峰由年初美国疫情高峰带动全球单日感染人数峰值至86.1万人;第二波疫情波峰来自于印度,并在4月23日创下全球单日感染人数89.98万人的年度最高值;第三波波峰由欧洲疫情推动,高点出现在8月底的73万人;接近年底,欧洲、南非、美国等多点散发,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总体而言,2021年全球疫情呈波浪式发展,全年单日感染人数在30- -90万区间波动,日均感染人数约54万人,处于相对高位,但从峰值观察有逐波走低的态势。与全球疫情胶着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始终保持动态清零的策略,抗疫表现全球最优。
疫情演变:疫苗广泛接种,新药面世在即
伴随着病毒从Alpha、Beta、Gamma、Delta到目前的Omicron (奥密克戎)的多次变异,每一-次病毒变异都会带来一次全球疫情的小波峰,但与此同时,全球科学家也在与病毒赛跑,全球多款疫苗被WHO纳入紧急使用范畴,疫苗接种也在全球紧锣密鼓推进中。截至12月15日,全球共有44.48亿人至少接种了-剂次新冠疫苗,全球疫苗接种总量已超过86.10亿剂次,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种量已达109.34剂次。中国、美国和日本在疫苗接种数量.上排前三,分别接种了26.40亿、4.93亿和1.98亿,全球有22个国家百人接种剂量超过150%,中国是主要国家中百人接种剂量进入前十的大国。在疫苗广泛接种的同时,全球新冠治疗药物也在加紧研究,疫苗的广泛接种和治疗新药的面世,为疫情的防控带来胜利的曙光。
全球经济:次第复苏,各国分化
全球政策:美欧继续宽松,中国回归正常
面对疫情,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普遍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但速度放慢,斜率趋缓。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资产增速从2020年三季度的77%、42.8%和20.6%,分别下降至2021年10月的19.7%、23.5%和3.7%。中国疫情控制最好,经济率先复苏,2020年三季度已经先行回归正常,中国央行资产增速从2020年三季度到2021年10月呈现上升后回落的态势。
全球经济:各国经济次第复苏,发达国家表现更优
2021年尽管全球经济饱受疫情冲击,但影响边际递减,主要经济体基本按疫情暴发次序“先进先出”,经济陆续复苏,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回到正常水平。全球经济呈现“W型”复苏形态,-季度减速、二季度复苏、三季度再度放缓、预计四季度将有所回升。各国经济复苏情况出现分化,发达经济体逐渐领衔全球经济复苏,主要源于各国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医疗保障水平、疫苗接种比例等基础能力的差异所致。美国实际GDP已较疫情前增长1.4%,欧元区亦达到疫情前的99.5%,预计在今年底将超过疫情前水平,预计到2021年底G20中约半数经济体GDP将超过疫情前水平。在IMF统计的194个经济体中,2020年有163个经济体实际GDP总量低于疫情前,虽2021年下降至103个,但仍有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尚处于疫情漩涡之中,经济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1年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反复、病毒变异的阴霾中共振复苏。虽然疫情的反复打乱了许多国家复苏的进度,但全球仍有近半数主要国家的经济将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全球经济的复苏也离不开各国的政策刺激,全年来看,各国央行普遍仍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仍在扩张但增速放缓。由于资源品在疫情扰动下的供需错配,商品价格年内持续走高,使许多经济体进入了类滞胀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