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大宗商品策略周报:需求季节性回落,商品节前震荡运行-220116

《中信期货-大宗商品策略周报:需求季节性回落,商品节前震荡运行-220116(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大宗商品策略周报:需求季节性回落,商品节前震荡运行-220116(50页).pdf(5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分化,受益于国内基建地产需求改善预期以及供应端有支撑的商品表现更为强势,而受制于美联储缩表预期的铜和贵金属表现相对承压。 国内随着房地产以及基建需求边际改善,相关产业链中供给端受限的品种如螺纹表现较为强势,有色中的铝锌也因为欧洲冶炼厂大幅减产价格有较大涨幅,纯碱、玻璃等明显受益于房地产需求改善的品种近期也开始上涨。 在需求向好的预期下,复产逻辑带动黑色系原料上涨,铁矿、焦炭、焦煤等原料价格前期上涨弹性也较大。 12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传递提前缩表预期,结合美联储此前已经宣布加速taper,全球流动性面临收紧,金融属性较强的黄金、白银和铜走势相对其他品种承压。 海外方面,美国12月通胀指标再度爆表,复苏动力承压。 美国12月CPI同比录得7.1%(前值6.9%),创近29年来新高。 拆解美联储CPI原因可以发现,最大贡献来自于能源和交通运输。 当前看,美国通胀问题并非简单货币问题。 如果供应端问题无法得到缓解,预期美国通胀问题将持续。 需求方面,在美国纾困补贴终止、疫情导致部分就业无法恢复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求预计见顶回落,需求端利空商品价格。 12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回落,验证该观点。 在供应链、疫情无法解决前,通胀高位将持续,这将抑制商品需求持续性。 国内宏观方面,过去一段时间的国内的政策总体上是稳的基调。 由于经济存在过快下行压力,政策开始积极回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近期政策开始落地,1年期的LPR利率调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12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10.3%,信用周期从“稳信用”向“宽信用”转换。 而宽信用的核心是地产和基建,9月底以来,央行率先发出地产维稳信号,随后全国多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边际放松,居民按揭贷款发放提速,房企的直接融资也得到改善,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地产的相关表态较为积极,“政策底”得到确认,房企资金紧张情况缓解,地产各项指标回暖。 后期随着地产信用放松,在建项目有望重新启动。 本轮地产信用宽松对于竣工端的传导会更加有效,后周期商品需求持续性更强。 地产前端的商品如钢材也将受到地产信用放松的提振,但相对来讲提振力度可能更弱,最近一个多月黑色表现更强主要是预期差修复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