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行内偕作·快评号外(第392期):2021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托底“宽信用”-220113

《招商银行-行内偕作·快评号外(第392期):2021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托底“宽信用”-2201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行内偕作·快评号外(第392期):2021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托底“宽信用”-22011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2月我国新增社融2.37万亿(预期值2.43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13万亿(预期值1.24万亿),均不及市场预期。 M2同比增长9%(预期值8.7%),高于市场预期。 一、信贷:总量回落,结构有待改善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季节性回落0.14万亿至1.13万亿,同比少增0.13万亿,显著低于季节性(过去三年同期平均多增0.23万亿),信贷结构也有待改善。 具体来看,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较弱,企业中长贷连续6个月同比少增。 新增企业贷款同比多增0.07万亿,环比多增0.09万亿,但中长贷同比少增0.21万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占比降至52.8%(前值62.9%),反映制造业、地产和基建领域中长期融资需求仍然疲弱。 二是房地产销售疲弱,居民贷款增长回落。 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少增0.19万亿。 其中居民短贷同比少增0.1万亿,反映居民消费仍受疫情反复拖累;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0.08万亿,折射出尽管房地产风险边际缓释,但居民观望情绪仍较浓,借贷意愿不足,12月房地产销售面积跌幅边际扩大。 三是在融资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短期融资(企业短贷和表内票据)表现显著好于中长期融资。 年末票据冲量导致转贴现利率持续下降,表内票据融资对企业短贷形成部分替代。 企业短贷当月减少0.11万亿,同比多增0.2万亿;票据融资当月增加0.41万亿,同比多增0.07万亿,已连续7个月多增。 二、社融和货币:社融-M2剪刀差重回收敛12月新增社融2.37万亿,同比增长0.65万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主要是受到政府债发行加速和企业直接融资回暖的推动:一是在去年财政后置特征下,12月政府债发行环比回升,融资规模明显强于2020年同期。 政府债券融资新增1.17万亿,环比上升0.36万亿,同比多增0.46万亿,贡献了七成社融同比增量。 二是企业直接融资持续回暖。 企业直接融资新增0.43万亿,同比增加0.28万亿,环比少增0.1万亿。 其中债券融资受低基数影响同比多增0.18万亿,股权融资同比多增0.1万亿。 三是资管新规制约之下,非标融资持续压缩。 非标当月减少0.64万亿。 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减0.08万亿,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基本持平。 12月M2增速环比上升0.5pct至9%,高于市场预期值8.7%,主要受全面降准和财政投放增加提振。 12月财政存款减少1.03万亿(同比减少0.08万亿),政府净融资多增更加凸显出岁末财政投放力度加大。 非银存款减少0.38亿(同比少减0.18万亿)。 居民存款增加1.89万亿(同比增加0.22万亿),企业存款增加1.37万亿(同比增加0.27万亿)。 M1增速环比回暖0.5pct至3.5%,M2与M1间的剪刀差持平于5.5%。 同时,社融-M2剪刀差环比下降0.3pct至1.3%,广义流动性缺口重回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缩窄态势,指向银行负债端压力进一步下降。 三、债市影响:收益率震荡下行12月至今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震荡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再次跌破2.8%,信用债市场下行更为显著,3年AAA中票到期收益率下行近17BP至2.88%。 信贷走弱、市场流动性宽松、降息预期增加均推动收益率再下一城,具体来看:一是市场对于央行降息的预期明显增强。 继12月初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后,12月20日央行下调1年期LPR利率5BP至3.8%,引发市场对于未来进一步降息的强烈预期,债券收益率随后阶段性下行,10年国债从LPR降息前的2.85%下行至年末2.77%的低位。 二是市场流动性总量充裕推高机构融资杠杆。 12月央行继续通过OMO投放跨年短期流动性,操作规模8,800亿元,叠加年末财政资金集中大量投放,资金面总体宽松,DR001和DR007中枢分别稳定在1.87%和2.16%的偏低水平。 在流动性宽松的稳定预期下,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规模显著提高,12月超过110万亿的历史高位,推动债券收益率下行。 四、前瞻:一季度社融增速或延续回暖总体来看,12月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需求虽仍较弱,但在政府债和企业直融的推动下,新增社融仍然持续回暖,同比增速上行0.2pct至10.3%。 企业中长贷延续弱势,居民中长贷边际走弱,票据融资相应走高。 央行全面降准和财政存款加速投放是M2的主要支撑因素。 前瞻地看,“三重压力”下,在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前的窗口期,“宽信用”政策仍然可期,如何激活实体融资需求将成为关键。 考虑到央行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一季度社融增速或将延续回暖。 财政仍将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一是2021年四季度落地的1.2万亿专项债;二是提前下达的1.46万亿专项债额度;三是去年约1.4万亿结转结余资金。 此外,财政支出还将撬动基建领域融资需求,在“宽信用”的大环境下引导信贷边际好转。 此外,“稳货币”政策基调下,M2增速亦有望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