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期(总第671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快 ,全球市场波动风险上升-220114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期(总第671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快 ,全球市场波动风险上升-22011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期(总第671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快 ,全球市场波动风险上升-22011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日,美国参议院银行、住房及城镇事务委员会就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举行听证会。 鲍威尔分析了疫情前后的美国经济形势,强调当前需要收紧货币政策以对抗高通胀,并就加息、缩表、金融监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通胀压力迫使美联储加息步伐临近。 尽管疫情仍在持续,但经济动能快速复苏,引发持续的供需失衡和瓶颈,导致通胀上升。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21年12月美国CPI同比上涨7%,已连续三个月超过6%,达到40年内的最高水平。 供给端,生产运输和劳动力短缺影响了制造业商品生产,供应链短期无法匹配消费者对实物商品的需求,导致汽车和其他耐用品价格的通胀持续攀升。 需求端,疫情以来,超宽松货币政策叠加财政刺激,促使居民消费需求强劲增长,导致2021年12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同比增速达到5.5%。 当前,美国就业市场强劲复苏,失业率降至3.9%,与美联储充分就业目标相比,鲍威尔认为,“需要关注通胀和保持物价稳定稍微多一点”,货币政策必须有广泛性和前瞻性的视角,与不断变化的经济保持同步,避免将高通胀变得根深蒂固。 同时,鲍威尔给出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具体路线图,即2022年3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年内启动加息(表1)。 第二,缩减资产负债表计划将会更早、更快地进行。 2020年3月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开启大规模资产购买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促使央行资产规模扩大1倍多,达到8.77万亿美元的历史高峰。 鲍威尔认为,接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远高于实际所需水平”,美联储将通过召开2至4次FOMC会议提供“更明晰的前瞻指引”,并公布明确的缩表细节。 从短期看,与2018年缩表前情形相比,当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导致缩表将以更早、更快地速度进行。 从长期看,随着疫情后经济逐步复苏,大幅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对美联储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缩表将给美联储提供更多手段来减少宽松力度,同时又不会令收益率曲线倒挂。 第三,货币政策转向导致美国金融市场与新兴市场风险上升。 随着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短期波动性增大,新兴市场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从美国金融市场看,在美联储加快缩减购债规模、加息、并可能缩表的预期下,金融市场波动率上升。 债券市场,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8%(图1),创疫情以来的新高。 股票市场,以科技股为典型代表的成长型股票对于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更强,受加息预期影响,科技股融资成本将上升,导致面临估值调整。 从新兴市场看,美联储加息促使全球资本大规模回流美国,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和债务风险。 疫情期间,在超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资金大量流入新兴市场,促使企业大举借贷低息美元。 一方面,利率上升将推动之前流入新兴市场的资本外逃,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短期资本外流、本币贬值、资产价格下降以及快速去杠杆的困境。 另一方面,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债务规模高企,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美元升值背景下,经济基本面相对脆弱的新兴市场融资环境恶化,其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