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医药行业2021中国AI/计算制药产业报告:药物发现篇-220114

《亿欧智库-医药行业2021中国AI/计算制药产业报告:药物发现篇-220114(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亿欧智库-医药行业2021中国AI/计算制药产业报告:药物发现篇-220114(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人类可以设计一艘宇宙飞船精准到达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但却无法设计出一枚直击疾病的完美药物分子。 也就是说,凭借我们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加之物理、化学的底层逻辑,还无法推导出完美药物的设计方案。 传统的新药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大规模的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后,还需要药物专家反复的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人体内试验来进行测试、优化,直到证明这个分子足够安全有效才会被获批上市。 这门至今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领域,仍高度依赖药物学家的个人经验与创造力,还无法摆脱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等问题。 一个创新药从研发到最后上市,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和10~15年的时间。 鉴于种种痛点,如何将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是制药行业一直以来探索的革新方向。 亿欧大健康持续关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同医疗产业结合,推动行业带来的效率提升乃至行业变革。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特别是在临床前药物研发领域,诞生了一批AI和计算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它们或以人工智能和计算为核心驱动力研发自有管线药物,或作为第三方服务于制药公司。 同时,这些公司受到资本市场关注的热度也越发高涨。 本报告旨在梳理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制药行业发展阶段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新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情况,为希望了解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医药企业以及跨界企业、投资人等提供参考。 主要观点:1.AI和物理计算制药是两种新型的药物研发范式,前者是数据驱动,后者是基于物理规则的计算驱动。 目前我们还无法利用AI直接设计出完美药物,或者计算出药物在人体中的安全有效性,这两种新研发范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优化现有药物研发环节,部分替代实验实现降本增效,未来有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2.从全球行业发展阶段来看,AI/计算公司已经从技术概念过渡到价值验证阶段,全球已披露超过30款AI/计算技术参与研发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资本市场上也受到认可,全球已有10多家公司成功上市。 3.在全球行业发展的带动之下,中国AI/计算制药公司的发展迎来第一波浪潮,国内应用以小分子药物居多,且主要集中在药物发现领域,包括分子生成、活性预测,虚拟筛选等领域,近期目标是提升药物研发效率,最终目标是实现规模化平台制药的能力。 4.未来,AI/计算制药技术将成为广泛应用的工具,越来越多的AI和计算公司倾向于将自身定位为biotech公司,而不是CRO公司。 可以预见,未来将诞生一批以AI和物理计算为主要技术驱动的新型Biotech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