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四维图新-002405-芯片蛰伏数载,曙光初露-220113

《华西证券-四维图新-002405-芯片蛰伏数载,曙光初露-22011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四维图新-002405-芯片蛰伏数载,曙光初露-220113(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根据四维图新官网,四维图新全资子公司杰发科技于2021年推出智能座舱芯片AC8015,目前已斩获20多个车型项目落地,计划2022年突破百万颗出货。 分析判断:杰发座舱芯片AC8015,计划今年突破百万颗出货1、四维图新官网披露,AC8015于2021年3月首度实现前装量产,瞄准入门级智能座舱市场。 产品能力突出、方案丰富、具有高性价比。 集成杰发自研AVM、DMS算法,与同类竞品比,AC8015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其打破了智能座舱仅局限于中高端车型搭载的状况,此外杰发的丰富能力能够降低客户开发周期及成本。 2、根据佐思汽研,AC8015累计供货突破200K,应用OEM包括上汽名爵、广汽传祺、广汽三菱等。 前期定点车型已开始上量,公司预计2022年底出货量将突破百万颗目标。 3、根据佐思汽研,杰发规划2022年推出座舱芯片二代,定位中高端。 预计将推出第六代SoC—AC8025,2022年将有首批样片提供给客户进行产品开发。 AC8025将面向中高阶智能座舱,在CPU、GPU、NPU性能上会有显著提升,拥有更强算力、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支持更多智能座舱交互应用场景需求。 汽车MCU空间提升+国产化亟待发力,杰发潜力无限1、汽车新四化下,单车芯片数量大幅提升,空间广阔。 汽车半导体占整车物料成本BOM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4%提升至2025年的12%,并将在2030年提升至20%。 随着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汽车MCU行业的增长潜力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2、我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国产芯片能力亟需提升。 车载芯片供应商竞争格局以海外厂商为主,2021年以来的缺芯事件或为国产车载芯片崛起打开机会窗口。 我们认为,杰发科技受到汽车MCU市场规模成长+国产替代的双重利好,叠加缺芯赋予国产芯片的黄金窗口期,杰发科技将在未来五年内加速成长,潜力无限。 投资建议公司芯片业务有望迎来反转,同时数据合规平台将带来增量成长,我们看好四维图新的成长能力及空间。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6.8/32.8/39.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5/1.69/3.69亿元,每股收益()为EPS0.03/0.07/0.16元,对应2022年1月12日16.20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513.8/227.8/104.3倍;PS分别为14.4/11.7/9.6倍,强烈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2)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风险。 3)宏观经济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