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期(总第669期):美国通胀创逾40年新高,关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外溢影响-220113

上传日期:2022-01-13 11:11:01 / 研报作者:王有鑫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期(总第669期):美国通胀创逾40年新高,关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外溢影响-220113.pdf
大小:33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期(总第669期):美国通胀创逾40年新高,关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外溢影响-220113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期(总第669期):美国通胀创逾40年新高,关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外溢影响-220113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期(总第669期):美国通胀创逾40年新高,关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外溢影响-22011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6期(总第669期):美国通胀创逾40年新高,关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外溢影响-22011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美国CPI同比上涨7.0%,较前一月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达到或高于5%,为1982年6月以来最快涨幅。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同比上涨5.5%,高于预期值5.4%和前值4.9%,创1991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

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与疫情相关的居家消费和受供应链瓶颈影响的交通运输类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美国CPI短期难以回落。

在细分类别中,交通运输、食品和饮料、服装、住宅等与疫情相关的消费活动价格涨幅最大,2021年12月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21.1%、6.0%、5.8%和5.1%,这四项占CPI权重的76.1%,累计带动CPI同比上涨6.5%。

从环比变动趋势看,交通运输分项价格虽然同比增速最快,但快速上行趋势有所缓解,2021年12月增速与11月保持一致;服装和医疗保健分项价格继续保持增长,增速分别较前一月增加0.8和0.5个百分点;教育和通信价格有所回落。

可见,目前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仍然以食品和饮料、服装、住宅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居家消费,以及交通运输等受供应链瓶颈影响的因素为主,娱乐、教育与通信等服务商品消费对CPI上涨的影响有所减弱(表1)。

目前美国疫情再度反复,服务类商品消费将减少,价格涨幅将继续趋缓或回落,但与疫情相关的居家消费和受供应链瓶颈影响的交通运输类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在高位,美国CPI短期难以回落。

随着通胀在更长时间持续,美国通胀预期已有所抬升,目前10年期通胀保护国债(TIPS)隐含的通胀率预期已经达到2.48%,较2021年初提高47个基点。

不过,近期随着加息预期升温,通胀预期有所回落,凸显了加息的必要性。

第二,通胀快速抬升将推动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

美联储将综合考虑美国经济复苏、就业市场表现和通胀等指标走势来调整货币政策。

目前看,美国经济逐渐复苏,2021年GDP增速预计将达到5.6%,在2022年1月底GDP数据正式公布后,可能将给美联储加息提供更多信心。

虽然美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失业率已再次降至4%以下,来自就业市场的制约减弱。

但美国通胀压力愈加严峻,短期没有明显下降迹象,美联储需要采取更迅捷的行动来抑制通胀。

在1月11日召开的参议院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如果美国高通胀持续的时间比预期长,美联储将不得不更多次加息;与上次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时相比,美国经济状况已完全不同,资产负债表规模更大,因此美联储将更早、更快地缩减资产负债表,结束资产购买举措与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的间隔时间将更短。

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可能最早在3月结束资产购买时就启动加息,年内共加息3次左右,可能将在下半年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

与上一轮货币政策正常化周期相比,紧缩节奏将明显加快。

第三,关注美联储过快加息的外溢影响。

从美国角度看,加息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胀,而代价则是经济复苏动力和金融市场稳定。

美联储加息将提升市场融资成本,对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投资不利,同时也会抑制居民家庭对房地产和汽车等大类物品的消费,短期利率可能更快上涨,收益率曲线可能趋平,期限溢价可能扭曲,影响经济增速。

此外,随着利率上升,部分资金将从股市流向固定收益市场,在美股估值明显偏高、背离经济基本面情况下,股价存在大幅回调风险。

叠加加息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可能导致股汇同步下跌,放大金融波动。

从新兴经济体角度看,随着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资本可能大量外流,汇率贬值、债市违约、股价下跌等金融波动风险加大,为了抑制潜在的金融波动风险,新兴经济体利率曲线可能以比美联储更快的速度提升,在疫情仍在蔓延背景下,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复苏难度。

从中国角度看,美联储加息进程加快和美元指数波动反弹以及新兴经济体金融波动加大,国内企业和市场主体将结合形势变化动态调整资产负债币种结构,银行代客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顺差可能收窄,跨境资金流入可能放缓,汇率波动将大于2021年,双向波动特征将更加明显;海外股市波动可能通过跨境资产配置组合调整、避险情绪等波及国内股市,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和美股波动的关键时点,国内股市短期可能跟随波动。

2022年需高度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节奏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情况,及时做好风险防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