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西证券-卓胜微-300782-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新的成长曲线可期-220112

上传日期:2022-01-12 21:10:58 / 研报作者:孙远峰2020年水晶球电子 最佳分析师第2名
王臣复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华西证券-卓胜微-300782-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新的成长曲线可期-220112.pdf
大小:62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西证券-卓胜微-300782-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新的成长曲线可期-220112

华西证券-卓胜微-300782-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新的成长曲线可期-220112
文本预览:

《华西证券-卓胜微-300782-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新的成长曲线可期-2201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卓胜微-300782-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新的成长曲线可期-2201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000万元~215,7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09%~101.06%。

分析判断:持续推动产品线的完善与升级,国内龙头优势明显根据公司发布的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聚焦于前瞻性的研发布局,持续推动产品线的完善与升级。

受益于5G通信技术发展催生的射频前端产品市场增量需求,结合公司在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布局,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显著增长。

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射频分立器件产品通过持续升级、快速迭代实现进一步放量;公司的新产品-接收端射频模组产品,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充足稳定的供应交付能力等优势,在客户端快速上量并持续渗透,推动业务稳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000万元~215,7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09%~101.06%,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额约为19,630.6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85,369.39万元~196,069.39万元,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0,736.71万元,预计2021年四季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632.68万元~45,332.68万元,环比2021年第三季度单季度51,341.23万元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21年四季度有所下滑,我们判断,主要原因还是今年前几个季度下游客户为了供应链安全而建立了一定的库存,在面临下游出货表现不佳的时候,去库存带来的阶段性扰动。

对于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我们还是维持几大判断:1、射频赛道的市场规模足够大,5G手机渗透率还在持续提升,据Yole预测,到2021年底,射频前端的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4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16.7亿美元;2、国产渗透率依旧很低,从而带来了向上的弹性,以国内射频龙头卓胜微为例,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34.84亿元,而根据射频厂商唯捷创新招股书显示,唯捷创新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340,000万元至355,000万元,对比美资射频大厂QORVO2020年近263.6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体量,国内射频厂商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3、在射频前端模组化的发展大趋势下,具备模组出货的能力是抢占中高端市场和抢占市场利润来源的核心手段,射频前端模组涉及到的器件相对较多,根据模组的复杂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整体离不开射频PA、滤波器、LNA、射频开关等器件,不同的器件都具有不同的技术路径和生产工艺,相应的供应链体系也不同,因此射频前端模组的设计和生产具备非常高的难度,即离不开公司的研发设计能力,也离不开公司供应链整合的能力,所以具备模组出货的能力的国内厂商非常稀缺,而且射频模组具备较高的进入门槛。

卓胜微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射频前端全品类布局且在模组端实现真正量产出货的国内企业,先发优势明显,而且公司仍在持续推动产品线的完善与布局,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实力;4、IC设计企业离不开产能,特别是射频前端芯片涉及的生产工艺相对多元化,无论是通过产业链整合还是自建产线,都需要一定的周期去完成布局,目前从射频前端供应体系来看,全球范围内,射频PA代工的资源是具备一定的规模体量的,但是滤波器的代工资源相对匮乏,作为射频前端最核心的器件,滤波器也是射频模组重要的组成部分,卓胜微通过自建产线解决产能瓶颈,目前自建产线按计划进展,我们认为公司新的成长曲线即将出现,预计在滤波器自建产线实现量产之后,公司营收体量有望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坚定看好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势头。

投资建议维持前期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50.03亿元、72.55亿元、95.42亿元,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66亿元、30.67亿元、38.6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6.19元、9.19元、11.58元,对应公司2022年1月12日303.90元的收盘价,PE分别为49.08倍、33.05倍、26.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系统性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快速下滑;5G终端出货量大幅低于预期;新品导入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