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海外通胀系列专题之一:美国通胀,供需错配如何博弈-211014

《德邦证券-海外通胀系列专题之一:美国通胀,供需错配如何博弈-211014(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邦证券-海外通胀系列专题之一:美国通胀,供需错配如何博弈-211014(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核心观点。 当前美国通胀高企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供给侧的运力,运力存在从海运→港口→国内铁路/公路货运均存在供给短缺,部分来自交运行业修复滞后和摩擦性失业的提升。 运力瓶颈的结果是库存销售比存在生产>批发>零售的关系。 需求侧量价关系从“量随价涨→价涨量跌”的过渡意味着高价开始反噬消费,消费后续的疲软将减缓通胀上行压力。 对市场而言,明年交易的预期差主要在①经济下行超预期②通胀上行不及预期,十年美债收益率明年Q1上行或趋缓,Q2或存在震荡走势。 需求侧:从实体经济的需求端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量随价涨”的量价关系正逐步向“价涨量跌”过渡,其中不免有①政策刺激退出②可选消费需求趋于饱和③价格过高等原因。 随着消费进一步势颓,量价关系下一步或迎来“价随量跌”的反转。 当然,需求弱化只能缓释通胀压力,明年通胀的关键仍然是供给瓶颈问题。 供给侧:相对于需求端弱化给通胀带来的下行压力,明年的供给瓶颈问题是决定通胀路径更为关键的因素。 当前美国同时面临交付时间延长、订单积压的问题,其本质不在缺货而在缺运力。 运力供给瓶颈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大量库存因为无法发货给批发商而被迫堆积在生产端,而零售端同时面临供货不足与需求旺盛问题,导致需求库存水平无法补足。 同时,由于海运与港口运力的缺乏加剧了供货的不确定性,加之黑色星期五、圣诞节等节假日的临近,使得零售商主动补库存的意愿加大。 为了稳定住库存,零售商一方面对上游加成本,力求缩短交付时间,另一方面对下游加价格,意图缓解库存下滑的斜率。 最终,价格在上游的货运端与最终的消费端同时上涨。 风险提示:Delta,Lambda等变异毒株超预期扩散;就业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美国供给瓶颈问题长期无法改善;通胀失控,导致美联储被迫加速紧缩货币政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