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银行间与交易所碳中和债券市场多视角观察-211014

《远东资信-银行间与交易所碳中和债券市场多视角观察-211014(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银行间与交易所碳中和债券市场多视角观察-211014(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以来,中国碳中和债券市场迅速兴起,初步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以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市场结构,其中,前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发行碳中和债(债券全称中有“碳中和”标记,下同)1281.95亿元,交易所发行607.77亿元,合计1889.72亿元。 银行间市场以一般中票为发行主力,交易所市场以一般公司债券为发行主力,两大市场的资产证券化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突出,此外,交易所短融、定向工具有少量发行。 前三季度,两市碳中和债发行人共计98家,有11家通过两市发行碳中和债。 2021年以来,两市积极推进碳中和债券运行监管制度建设,本文结合对交易商协会《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沪深交易所关于碳中和债券业务规则指引政策梳理和比较发现,两市关于碳中和债券管理制度内容显著类同,包括概念界定或认定标准明晰化、募集资金用途专门化、注重项目评估与信息披露规范独特性等方面。 本文进一步筛选了两市碳中和债券发行案例予以佐证。 碳中和债券的发展是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结果。 通过比较专项用于碳中和、非专项用于碳中和的一般公司债发行利差的差异,以及专项用于碳中和、非专项用于碳中和的一般中票发行利差的差异得出,碳中和债券融资成本普遍低于同评级、同期限、同Wind二级债券分类的非碳中和债,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非市场化因素(例如政策)对于碳中和债券市场发展暨促进减碳行动的支持作用。 展望未来,在各级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带动下,中国碳中和债券市场仍有广阔发展前景,两市碳中和债券市场无论规模、结构还是运行机制都有望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