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医药行业周报:为什么早期专利期过后,Align(隐适美)能继续保持全球的行业垄断优势?-220107

《太平洋证券-医药行业周报:为什么早期专利期过后,Align(隐适美)能继续保持全球的行业垄断优势?-220107(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医药行业周报:为什么早期专利期过后,Align(隐适美)能继续保持全球的行业垄断优势?-220107(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周报我们想来探讨下,为什么早期专利期过后,Align(隐适美)能继续保持全球的行业垄断优势?以及什么隐形正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早期专利期过后,Align(隐适美)能继续保持全球的行业垄断优势?Align的隐适美产品早期专利过期后,隐适美仍然保持主导和垄断地位,按案例数计算,2020年隐适美全球市占率为57%,全美市占率为64%,且隐适美2015年-2020年5年间,4次出厂价提价,继续保持高毛利率和高净利润率水平。 专利到期后,为什么隐适美能继续保持绝对的行业领先优势?什么才是隐形正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隐形正畸系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隐形正畸力学的认知的领先优势,表现为产品不断迭代夯实竞争优势,早期专利过期不影响公司在隐形正畸力学的认知的优势地位,这是隐适美仍然保持行业绝对优势地位真正原因。 什么是材料真正的壁垒?矫治器材料真正的壁垒在于对正畸矫治力学机制的理解。 正畸矫治力学机制的认知反过来会对材料的性能提出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更好性能的材料的开发也依赖于矫治力学机制认知的提升,而矫治器材料真正的壁垒在于对正畸矫治力学机制的理解。 隐适美、时代天使这些先发者,在无数案例中总结发现经验,更深入的了解矫治器材料的力学特性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其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从更本质上说,开发更好的矫治材料,是来自于对隐形矫治力学的理解。 为什么隐形正畸需要数据库?与固定矫治相比,隐形矫治效果还存在差距。 本质上是因为正畸医生对于隐形矫治力学规则掌握度是有限的,是因为目前隐形矫治的力学体系是缺乏详实的研究,隐形矫治的力学目前是不完善的。 在隐形矫治力学体系不完善背景下,我们认为案例数据库的意义是在于,通过实际临床验证,不断摸索隐形正畸力学。 我们认为隐形正畸系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隐形正畸力学的认知的领先优势。 通过隐形矫治的核心技术环节(材料以及数据库)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隐形矫治优势的来源,来自于对隐形正畸力学的认知,贯穿在材料性能的理解和发现改造,以及对隐形正畸方案作出合理的设计。 我们认为隐形正畸系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隐形正畸力学的认知的领先优势,产品不断迭代夯实竞争优势,早期专利过期不影响公司在隐形正畸力学的认知的优势地位,这是隐适美仍然保持行业绝对优势地位真正原因。 隐形正畸是个好生意吗?是?1、国内正畸和隐形正畸渗透率双低,成长空间充足。 2、传统的线下模式,行业保持保持稳定的高利润率,且能继续保持;。 3、先发企业持续保持认知的领先优势和产品迭代的领先优势,行业内很容易产生护城河,规模经济明显,竞争格局稳定。 强者恒强。 4、从资本性支出的角度,维持现有的现金流基本上不需要投入,产品微创新为主,研发成本不高,为维持住现有现金流和保持行业地位资本性支出不大,技术颠覆带来的压力小。 重点公司:时代天使,国内市场复杂病例多,时代天使更具本土优势行情回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回调4.55%,跑输沪深300指数2.17pct,跑赢创业板指数2.24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第9位。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中药饮片医药流通和中药饮品上涨,涨幅分别为2.86%和2.11%;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回调幅度较大,分别为-8.36%、-7.86%和-6.67%;生物医药-4.55%、化学制剂-1.32%中成药-1.11%。 投资建议:近期观点:关注成长和性价比,短期继续建议两条思路:不博弈政策,在政策相对免疫前提下,优选:1、快速增长,业绩持续向好,估计仍处在合理区间,把握估值切换行情。 疫苗:万泰生物、智飞生物和康泰生物;口腔耗材: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获批在即);上游:键凯科技(PEG衍生物)、诺唯赞(分子酶)、百普赛斯(重组蛋白试剂)。 2、下行风险有限,静待基本面催化。 血制品板块(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多个省份浆站十四五规划,浆量成长性进一步打开,相关标的包括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药店板块(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和大参林)、迈瑞医疗(短期政策扰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国内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山东药玻。 中长期观点:关注变化中的不变,寻找相对确定性的机会集采影响的持续扩大,投资层面的机会则在于:集采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多家企业供应相互可替代的品种,产能理论上是可以无限供应”。 企业得以维持住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基础是竞争格局,动态的优良竞争格局则在于持续开发产品和产品迭代的能力,这个是不变的。 2022开始启动DRG/DIP改革。 DRGs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核心作用是通过精细化医保管理,在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和保障医保的可持续上取得平衡,不能主动适应游戏规则的医院将被淘汰,投资层面的机会则在于:优秀的民营医疗机构长期以来更关注成本管控,经营效率更高,更具具备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不变的大趋势是:国内医药产业制造升级,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向上游迁移。 上游原材料竞争力凸显:1)生物“芯”-生命科学支持产业链:国产企业快速发展试剂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竞争力不断提升,通过全球比较优势进入到海外市场,国内则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具备高成长性、发展潜力大。 2)IVD原料和耗材:新冠疫情打开全球IVD原料和耗材生产供应链向国内转移窗口。 国际化进程加快:伴随着中国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促使国内市场的国产化率正在加速,并且有部分优质企业已经具备和国际巨头一竞高下的实力。 1、医药产业制造升级,竞争力不断提升:上游:生命科学支持产业链,IVD原料和耗材,相关标的: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高端医疗器械:内窥镜和测序仪,相关标的: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南微医学;华大智造(IPO申请中);医疗器械国际化布局,相关标的:迈瑞医疗;其他:键凯科技、山东药玻。 2、关注供给格局:血制品,相关标的: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和派林生物;脱敏制剂,相关标的:我武生物。 3、差异化竞争的民营医疗服务板块。 眼科,爱尔眼科;牙科,通策医疗;辅助生殖,锦欣生殖;肿瘤治疗服务,海吉亚。 4、药店板块。 相关标的: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 5、老龄化与消费升级。 二类疫苗,相关标的: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隐形正畸,相关标的:时代天使;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价格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扩张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境外新冠病毒疫情的不确定性,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