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持续看好疫情催化下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国产化浪潮-220109

上传日期:2022-01-09 20:12:48 / 研报作者:陈竹刘泽序宋硕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持续看好疫情催化下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国产化浪潮-220109.pdf
大小:98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持续看好疫情催化下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国产化浪潮-220109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持续看好疫情催化下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国产化浪潮-22010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持续看好疫情催化下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国产化浪潮-220109(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持续看好疫情催化下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国产化浪潮-220109(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A股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板块主要公司股价均有明显回调,我们认为主要系受市场资金风格切换跟随整体医药板块(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4.55%)调整所致,基本面无变化。

站在当前时点,随着陆续进入业绩预告披露窗口期,我们认为,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板块无论是短期业绩的高增长还是中长期的成长空间均具有较强确定性,建议关注疫情催化下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国产化浪潮及股价深度调整后带来的投资机会和性价比。

▍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上游供应链市场快速增长。

全球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推动下,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处于持续稳健增长态势,其中生物药作为新兴的治疗技术,呈现出了更快的增长动能。

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亿元,同比增长10.16%,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11.69%),将带动科研机构及生物医药企业对于上游科研产品及服务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下游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繁荣(根据凯莱英招股说明书转引的Frost&Sullivan数据及预测,2020年中国生物制品市场规模约3457亿元,2020-2025年均复合增速将达18.61%)。

我们认为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上游供应链市场,有望直接受益,并将保持持续扩容。

▍国内制药设备/耗材行业领先公司收入规模,相比全球龙头仍有明显差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无论是在国产替代程度已经相对较高的药物制剂加工和包装领域,还是相对前沿的生物制药工艺和耗材领域,国内领先企业和全球龙头企业的收入规模差距仍然较大(3-10倍以上);但与此同时,大多国产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企业本世纪初建立,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和生产质控能力,逐步与国际领先企业形成有效竞争,从产品端到客户端已构建国产替代的基础。

考虑到制药设备/耗材产品的定制化/高合规要求,国内的上游供应链成本/工程师效率优势,加上本土创新的本地化供应链需求驱动,国内制药设备/耗材行业领先公司的收入规模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预计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

▍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问题在新冠疫情催化下进一步凸显,我们认为突破上游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繁,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逐渐认识到上游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对新兴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海外供应商的生产和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供货国内企业客户的周期被显著拉长;加上新冠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相关的需求爆发,则进一步激化供需关系的失衡,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转向国内供应链。

另一方面,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控费降本,而国内企业较海外品牌商具备较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龙头引领行业国际化竞争力不断加强,“一次性红利”有望转化为“长期成长动力”。

以药机行业为例,疫情期间海外制药装备企业的响应速度明显受限,无法满足国内外药企快速扩大产能的需求。

短期来看,国内制药装备企业充分获益于全球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的阶段性供需失衡,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体现为合同负债/预收款项)。

中长期,疫情给国内制药装备龙头公司提供了切入全球客户供应链的良好契机,即便疫情后海外企业恢复供应,预计也不会造成客户的大量流失。

综上,我们认为,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领域是未来3-5年确定性最强的赛道,有望孵育一批优质国内企业,市场/市值空间广阔,建议关注色谱填料/层析介质领域的纳微科技,化学科研试剂领域的阿拉丁、皓元医药,生物科研试剂/IVD试剂原料/细胞基因治疗上游领域的百普赛斯、金斯瑞、诺唯赞、菲鹏生物、和元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的洁特生物,分析仪器设备领域的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生物反应器领域的楚天科技、东富龙、森松国际(包括未来有望上市的多宁生物、乐纯生物等),IVD定制化耗材领域的昌红科技、拱东医疗。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4.55%,跑输沪深300指数2.17pct,医药流通涨幅最大。

当前,医药板块2022年预测市盈率约31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上升至3.99%。

本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减持2.90亿元,合计增持0.17亿元。

本周A股医药板块,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7.12亿元。

▍风险因素:医保控费降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和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6)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