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东吴策略·行业风火轮:中概股回归的隐忧和希望-220109

《东吴证券-东吴策略·行业风火轮:中概股回归的隐忧和希望-220109(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东吴策略·行业风火轮:中概股回归的隐忧和希望-220109(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概股回归,港股仍是首选。 港交所2021/11/19公布《针对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改革看法咨询总结》,降低二次上市申请门槛,并为海外市场摘牌公司提供豁免期。 从便利性角度,若中概股回归,我们预计港股上市仍是首选。 (本文“中概股”均指美股中概股,下同)回归港股的隐忧1:大体量中概股的流动性冲击。 2019-2021年美股前二十大中概股的日均成交额达港股整体的63%。 市值最大的阿里巴巴日均成交额达港股整体的18%,2020/12/24更是达到港股整体成交额的两倍。 大体量中概股回归港股,可能面临流动性短期大幅萎缩,由此导致股价下跌。 回归港股的隐忧2:小市值中概股或直接退市。 港股市场绝大多数流动性由头部公司贡献,小市值个股几乎丧失流动性。 小市值中概股若海外上市受限,或选择直接退市。 回归港股的隐忧3:美元投资者的抛售。 《外国公司责任法》实施后美元投资者持仓中概股市值占比由9.1%降至2.6%。 美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较高的公司,面临美元投资者抛售压力更大。 风险缓释的希望:ADR转港股已在加速。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二次上市中概股,ADR转港股已经有所加速,目前市值前二十的中概股有15家都已在港股二次上市,包括京东、网易、百度等,我们预计过渡期内,通过ADR转仓港股,将释放部分回归风险。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