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复盘-220107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复盘-22010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复盘-22010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突破4000亿,创历史新高,但从持股占比、成交占比和换手率等多角度来看,外资并未对A股过去一年的巨量成交有显著贡献,整体净流入依然以长线配置型资金为主,交易型资金和托管内港资机构的资金占比继续下滑。 科技制造是2021年北向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之前重仓的消费板块在2021年面临来自交易型资金的大幅减持,配置型资金则保持中性。 ▍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突破4000亿,创历史新高。 2021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322亿元,超过2019年的3517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0年的净流入规模+107%。 自2014年互联互通开设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16346亿元,持有A股市值27603亿元,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3.7%。 若按照成交均价估算,2021年配置型资金累计净流入4173亿元,交易型资金净流入397亿元,说明尽管A股市场2021年波动较大,指数全年表现不及2019-2020年,但海外资金增持A股市场的意愿非常强烈。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配置型资金持股占全部外资的78.5%,交易型资金持股占全部外资的17.1%,托管于内港资机构的资金持股占北向资金整体的4.4%。 ▍尽管净流入规模较高,但外资并未对A股过去一年的巨量成交有显著贡献。 2021年A股市场共116个交易日的成交额突破1万亿,远高出2020年的47个交易日,舆论一度揣测是来自海外的量化交易对A股成交产生了一定影响。 但从持股占比和成交占比来看,外资的占比并未随着同比大幅净流入而有类似显著的提高幅度。 尽管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是2020年的2倍,但2021年的持股占比较2010年末仅提高0.2ppts,相比之下2020年较2019年提高了1.1ppts,说明A股流通市值的提高更主要来自于内地资金持有流通股份的增多;从成交活跃度来看,北向资金日均单边成交额(买入+卖出绝对值的平均)在2021年达到603亿元,仅比2020年提高了32%,这一增速在2020年为119%,外资单边成交占全部A股总成交的比例从2020年的5.5%提高了0.4ppts至2021年的5.9%,提高幅度低于2020年较2019年的变化为+1.4ppts,2021年内的月度变化显示,外资的成交占比自1Q21不断下滑,从2月份的7.3%降至12月的5.2%,若将指标换成外资仅能购买的陆股通股票,我们也能得到类似结论;换手率方面,外资的年度换手率从2020年的560%下降至2021年的534%,降低了26pcts。 ▍2021年配置型资金主要净流入新能源和计算机,主要净流出国防军工和商贸零售,交易型资金主要净流入银行和新能源,主要净流出食品饮料、家电等。 科技制造是2021年北向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配置型资金全年围绕锂电产业链布局,共净增持1107亿的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另外配置了锂电中上游相关的基础化工个股(+509亿元),交易型资金主要净流入银行(+147亿元)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89亿元),此外计算机也是配置型资金(+547亿元)和交易型资金(+74亿元)今年重点增持的行业。 消费是外资今年主要减持的板块,集中在食品饮料和家电,抛压主要来自于交易型外资,相比之下配置型外资全年保持中性配置。 ▍12月外资开始恢复对于金融和消费板块的配置。 12月配置型资金净流入行业前三依然是计算机(+102亿元)、新能源(+92亿元)和基础化工(+70亿元),同时也恢复净流入食品饮料(+52亿元)。 交易型资金的增持行业更凸显价值蓝筹风格,其净流入的前三行业依次为银行(+71亿元)、非银行金融(+62亿元)和食品饮料(+50亿元)。 ▍风险因素:1)公募基金发行受市场震荡影响转冷;2)公募基金赎回超市场预期;3)海外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外资避险撤出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