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医药行业点评:法国发现新冠病毒新变种“IHU”,多国推进第四针新冠疫苗-220106

《粤开证券-医药行业点评:法国发现新冠病毒新变种“IHU”,多国推进第四针新冠疫苗-22010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医药行业点评:法国发现新冠病毒新变种“IHU”,多国推进第四针新冠疫苗-22010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月4日医学研究网站MedRxiv的研究报告显示,法国马赛发现新冠病毒新变种,毒株编号为“B.1.640.2”,也被称为“IHU”毒株。 目前,该新变种已在法国感染了12人。 "IHU”毒株包含46个突变位点和37个缺失,略低于奥密克戎的50种突变。 新毒株携带了E484K突变,这种突变常与病毒的抗疫苗性相关;此外,lHU携带了N501Y突变,使其更具传播性。 过,由于”IHU”目前样本较少,其传染性及危险性尚难以评估,其是否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力亦无法判断。 但也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该毒株列为接受观察的新冠变种。 评论∶奥密克戎传播性极强,但症状较其他毒株轻微目前,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正在全球扩散,已成为美国、英国等地区主要流行毒株。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奥密克戎已经取代德尔塔成为美国、英国等地区主要流行毒株。 彭博社1月4日指出,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美国新冠确诊病例激增,在1月3日新增病例超过100万。 美国疾控中心1月4日的数据显示,美国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占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95.4%。 英国4日亦报告过去24小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21.8万例,首次突破20万例。 奥密克戎传播性强,但症状较其他毒株轻微。 尽管传播性较强,但奥密克戎的毒性远低于先前的毒株,死亡病例和患者住院率较低。 科学家发现,奥密克戎似乎更容易感染上呼吸道,而不是肺部。 由于奥密克戎在支气管中的感染和繁殖速度较德尔塔变异株以及新冠原始毒株快,因此传染性更强﹔但奥密克戎在人肺部的感染显著低于新冠原始毒株,因此感染症状较其他毒株轻微。 两针疫苗作用逐渐减弱,第三针接种迫在眉睫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对25名已接种两剂科兴疫苗接种者的血清展开研究,发现血清中存在可中和“奥密克戎”的抗体,此外,仅20%-24%接种两剂辉瑞/BioNTech疫苗接种者可检测出针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 鉴于此,研究人员认为奥密克戎病毒对两针疫苗接种发生了显著的逃逸,无法再阻挡病毒的传播。 因此,第三针的接种势在必行。 考虑到部分患者对新冠疫苗的有效率心存怀疑,我们认为目前防疫的关键在于普及第三针的接种,提升第三针的接种率。 多国推进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多国开始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 1月4日,以色列总理贝内特表示,根据已获得的初步数据,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是安全的,能使接种者体内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