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碧桂园-2007.HK-2021年销售数据点评:被忽视的一些优势-220106

《中信证券-碧桂园-2007.HK-2021年销售数据点评:被忽视的一些优势-2201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碧桂园-2007.HK-2021年销售数据点评:被忽视的一些优势-2201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销售表现优于龙头企业的平均水平,11月开始境内融资渠道逐渐畅通,且在资产组合和日常运营方面确实有独特之处,我们认为公司财务稳健。 ▍公司2021年销售表现较好。 2021年全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558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6641万平方米,分别较去年同比下降2.2%和1.4%。 相较而言,我们跟踪的20家大开发企业2021年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合计分别较2020年下降3.2%及7.2%。 12月单月,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226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和97%。 公司单月销售大幅上升和上年同期基数很低有关,缺乏代表性。 不过公司信用相对良好,也确实令购房人更加放心交付。 ▍拿地谨慎,土储充裕。 2021年前11月,公司获取土地权益建筑面积3998万平方米,总对价1391亿元,分别占同期权益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63%和26%,拿地相对谨慎。 2021年1-11月公司平均地价3479元/平米,较2020全年有17%的上升,拿地结构中位于一线城市占比11%,拿地区域略有上移。 ▍融资渠道畅通,信用记录可靠。 碧桂园是去年11月以来首批境内信用债融资渠道恢复畅通的大型民营企业之一,12月15日已成功发行10亿公司债,票面利率6.3%,且目前另有50亿2021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已得到反馈。 截至2021年中报,公司有2022年到期债务822亿人民币,其中境内外贷款占比84%,公司债和境外优先票据占比16%。 总体来说,公司是仅有的少数几家具备一定的信用融资能力的民营房地产企业。 ▍一些被忽略的经营优势。 资本市场可能普遍担心公司三四线区域的去化问题,但公司基本面也有独特的优势。 1、公司权益比较高(85%以上),合作项目较少,和资金困难企业合作的项目更少,项目层面销售回款可能更加通畅;2、公司单个项目规模在最近几年不断下降,已经不再是历史上大盘开发的模式。 船小好调头,定价等相对容易;3、公司参与一级开发类规模持续下降,在2021年中期已获权益可售资源/潜在权益可售资源比例达到3.5(在2018年底该比例为1.4),在旧改政策生变之前公司大量资产转为确定性很高的招拍挂土地。 4、公司已经率先实施了几轮管理架构调整,在很多城市做到了深耕,一定程度适应了管理运营本地化的要求。 ▍风险因素:三四线城市销售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2021年销售表现优于龙头企业的平均水平,11月开始境内融资渠道逐渐畅通,且在资产组合和日常运营方面确实有独特之处,我们认为公司财务稳健。 考虑到近期各地房价下跌明显,影响公司利润表,我们调整公司2021-23年核心EPS预测至1.41/1.25/1.13元(原预测1.64/1.80/2.10元),给予公司2021年5倍PE目标估值,对应目标价8.5港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