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重大事项点评: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再加码,夯实行业地位-220106

上传日期:2022-01-06 13:52:22 / 研报作者:袁健聪吴威辰滕冠兴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重大事项点评: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再加码,夯实行业地位-220106.pdf
大小:2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重大事项点评: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再加码,夯实行业地位-220106

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重大事项点评: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再加码,夯实行业地位-22010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重大事项点评: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再加码,夯实行业地位-22010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重大事项点评: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再加码,夯实行业地位-22010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公司公告拟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33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有望进一步扩大产能,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及时响应下游客户需求,提升公司规模优势。

公司是磷酸铁锂材料龙头,产品和技术领先、成本优势明显,深度绑定优质客户,且产能扩张计划明确。

动力、储能电池增长拉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提升,随着公司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释放以及新型补锂添加剂等新产品投产,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事项:公司1月5日晚间发布公告,拟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33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拟投资75亿元,新型磷酸盐项目产能再加码。

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75亿元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33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对应万吨投资额约2.27亿元/万吨,对应电池产能超100GWh。

公司拟投建项目生产的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属于纳米磷酸铁锂的升级产品,与传统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电压平台(+15%~20%),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15%~20%),并且保留了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公司持续加码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产能,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及时响应下游客户需求,巩固公司在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率先布局补锂添加剂,加速拓展新领域。

2021年9月29日公司公告与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经开区管委会签订了《年产2.5万吨补锂剂项目投资协议》,公司拟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2.5万吨补锂剂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35亿元,对应万吨投资额14亿元/万吨。

公司在2021年中报中披露,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活性锂的不可逆损失造成了电池容量的降低,补锂添加剂是一款正极补锂材料,可适用于各种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大幅改善循环性能,可兼容现有电芯产线,安全性以及成本方面对比其他补锂方式均具有明显优势。

我们认为公司加速布局新型添加剂,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将有望进一步打开下游客户市场空间,继续夯实头部企业地位。

▍技术创新有望突破性能与成本瓶颈,产品进展顺利。

公司掌握生产高性能磷酸铁锂(LFP)材料关键技术,且独创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构筑稳固技术壁垒,且生产工艺具有成本优势。

技术路线方面,根据公司专利披露,公司在锂源方面创新开发了磷酸锂工艺,有望带来成本明显下降。

此外,公司在补锂添加剂材料和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20%),同时大幅改善循环性能,可兼容现有电芯产线,安全性以及成本方面对比其他补锂方式均具有明显优势。

根据公司定增公告,公司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开发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产品已通过小试环节,并已初步投入建设研发中试线。

新开发的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相比磷酸铁锂性能较佳,具有更高的电压平台,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保留了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等优势,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风险因素:定增及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磷酸铁锂发展不及预期;产品技术迭代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成本降幅低于预期;补锂添加剂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建、生产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新型磷酸盐产能释放节奏加快与补锂添加剂新产品放量,维持公司2021/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7/8.2/17.9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4.14/9.17/20.09元,现价对应21/22/23年111/50/23倍PE。

公司是磷酸铁锂材料龙头,产品和技术领先、成本优势明显,深度绑定优质客户,且产能扩张计划明确。

动力、储能电池增长拉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提升,随着公司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释放以及新型补锂添加剂等新产品投产,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

参考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情况,并且考虑到公司未来两年成长的高确定性,给予公司2023年45倍PE,对应目标市值为810亿元,对应目标价90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