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12月跟踪报告:财政支出前置,夯实增长基础-220105

《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12月跟踪报告:财政支出前置,夯实增长基础-220105(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12月跟踪报告:财政支出前置,夯实增长基础-220105(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截至2022年1月1日,各省市披露2022年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8002亿元。 其中,新增一般债1415亿元,新增专项债5559亿元,再融资债券1028亿元。 按月份看,2022年截至1月1日已披露的各省市发行计划中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在1-3月分别为1678亿元、2455亿元和1426亿元。 按省份看,山东、浙江一季度地方债已披露发行额均超千亿。 考虑到2021年剩余额度与2022年提前批额度两者的叠加效应,2022年一季度料将迎来较大规模的实物工作量,为全年稳增长夯实基础。 ▍2021年12月16日,国新办就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情况举行例行吹风会。 财政部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 根据吹风会上的介绍,1)2022年专项债发行需把握好“早准快”,确保一季度有相当数量的专项债券发行使用,避免债券资金闲置;2)重点体现三个“聚焦”,聚焦短板领域、重点方向和重点项目;3)通过三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专项债融资收益平衡;4)建立负面清单和处理处罚机制,实施项目资金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5)“五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021年地方债发行结束,新增专项债规模收尾。 2021年12月,新增一般债券发行124.82亿元,相较11月下降33.63%;新增专项债发行1011.38亿元,相较11月下降82.44%;再融资债券发行2042.77亿元,相较11月增长138.88%。 1-12月,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发行7,832.46亿元,完成全年发行额度的97.91%,剩余额度167.54亿元;新增专项债发行约3.58万亿元,发行额度已全部落实。 ▍2021年12月共有18个项目将专项债用作资本金,占新增专项债规模的20.96%。 12月新增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规模为52.39亿元,占新增专项债发行总规模的比例为20.96%。 18个重大项目中10个位于湖北省、5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3个位于山东省。 规模来看,湖北省新增专项债规模最大,且用作项目资本金规模也最大。 ▍12月地方债发行价格环比11月下降至3.14%。 地方债发行价格从2015年至今年呈震荡走势,发行利率在2016年10月达到最低点2.68%,最高点在2018年2月达到4.32%,2019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2020年地方债价格有所上升。 2021年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价格波动下降,12月较前两个月有所下降,平均发行价格为3.14%。 12月地方债发行期限以7年期、5年期和30年期为主。 12月地方债发行规模最多的期限为7年期债券,发行规模为814.37亿元,占12月发行总量的25.62%;其次为5年期债券,发行规模为737.75亿元,占比23.21%;30年期债券发行规模为311.34亿元,占比9.79%,位列第三。 地方债期限结构呈现向中长期过渡的趋势。 ▍地方债成交量换手率下降,流动性有所放缓。 以往地方债的成交额占全部债券成交额的比重约5%,成交额爬升缓慢,从2018年7月溢价改善以来成交额增加幅度才有所扩大,在2019年3月达到新高,月成交量过万亿,之后随着资金利率回调成交量再次回落至万亿以下。 2020年3月,地方债成交量再次突破万亿,达到1.36万亿元,成交额占全部债券成交额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流动性有所增加。 自2020年8月地方政府债成交量下降后,2021年起成交量呈现锯齿状波动,12月成交规模降至6222.59亿元。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未及时对冲地方债供给风险,市场资金面上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