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国际-新能源行业动态分析:国资委,央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220104

上传日期:2022-01-05 14:28:37 / 研报作者:罗璐颜晨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安信国际-新能源行业动态分析:国资委,央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220104.pdf
大小:111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国际-新能源行业动态分析:国资委,央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220104

安信国际-新能源行业动态分析:国资委,央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220104
文本预览:

《安信国际-新能源行业动态分析:国资委,央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22010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国际-新能源行业动态分析:国资委,央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22010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摘要上周大盘指数录得微涨,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75%,恒生综指上涨0.5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42%。

万得港股新能源概念股指数下跌0.5%,表现跑输恒生指数,在十三个板块中可排倒数第四。

从PE(TTM)对比情况来看,万得港股新能源概念股指数估值较高,可排第四位,仅低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指数、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

国资委:央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

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央企碳达峰、碳中和的明确目标:“十四五”,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30%。

2030年,中央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大幅下降,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中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力争碳排放率先达峰。

2060年,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有力推动国家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们认为2025年央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推动央企背景的新能源运营商龙源电力916.HK及中广核新能源1811.HK等快速发展,推荐投资者关注。

核心观点光伏产业链:上周港股美股A股光伏产业链股价均恢复上涨,港股光伏产业链板块升6.9%。

我们重点跟踪的港股光伏产业链企业股价波动幅度介于-1.55%~15.96%。

我们认为主要是组件端价格回调后,需求部分提升,组件环节排产率提升,市场预期产业链需求回暖。

我们仍然维持推荐光伏产业链目前利润率最高环节多晶硅料的企业新特能源(1799.HK)。

风电产业链:上周金风科技(2208.HK)下跌1.55%。

2021年是海上风电国补的最后一年,近期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集中并网。

国家发改委发文打造江苏沿海新能源产业群,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据发改委,第一批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开工7500万千瓦,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新能源电场运营:上周港股的新能源运营商板块下跌5.4%。

其中,中广核新能源(1811.HK)下跌0.71%,华润电力(836.HK)下跌9.06%,中国电力(2380.HK)下跌6.25%,龙源电力(916.HK)下跌2.78%,新天绿色能源(956.HK)下跌1.94%,大唐新能源(1798.HK)下跌0.28%。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推荐新能源运营商龙源电力(916.HK)、中广核新能源(1811.HK);传统火电企业转型新能源运营商华润电力(836.HK)、中国电力(2380.HK)。

电池及储能:上周,板块整体上涨3.70%,国轩高科(002074.SZ)下跌5.48%,宁德时代(300750.SZ)上涨1.94%,赣峰锂业(1772.HK)上涨5.32%,欣旺达(300207.SZ)上涨0.26%,恩捷股份(002812.SZ)上涨6.12%。

宁德时代继续扩产,拟在四川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40亿元。

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光伏产业链:新特能源1799.HK;风电产业链:金风科技2208.HK;向新能源运营商转型的华润电力836.HK、新能源电场运营商龙源电力916.HK、中广核新能源1811.HK;电池及储能:国轩高科002074.SZ风险提示新能源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大宗商品涨价,物流成本上升,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不匹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