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资产配置专题报告:配置逻辑下沉之绿色新基建-220104

《中信期货-资产配置专题报告:配置逻辑下沉之绿色新基建-220104(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资产配置专题报告:配置逻辑下沉之绿色新基建-220104(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总量变奏,资产配置下沉》中提到2022年有去库之忧,上半年资产配置侧重节奏和结构,配置风格偏向稳健和防御,节奏上一季度相对积极,二季度之后追求性价比。 资产配置逻辑下沉到细分结构性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2022年具有业绩确定性的行业,绿色新基建就是其中之一。 顶层设计打开长期需求空间,“十四五”规划《纲要》、共同富裕、双碳目标分别从未来5年、15年、30年维度奠定行业发展基础。 我们测算了2021-2030年风电、太阳能、核能、水电、储能投产规模年复合增速,以及2021-2060年国内经济增速与能耗的可能情形。 2022年“逆周期”预期增强,基建有望成为上半年的亮点。 12月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财政发力前置,预计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长7%-9%,下半年回落,全年在4%-5%。 关于2022年专项债券支持的重点方向,财政部强调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短板领域,二是9大重点方向,三是重点项目;基建将突出“能源”、“农林水利”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虽然长期空间相对确定,政策环境偏暖,但是从资产配置角度,还需要跟随行业当前基本面情况做好节奏上的把握。 一是看“数量”,跟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观测不同电源装机规模的周期波动。 二是看“价格”,行业逻辑正在从政策补贴驱动转向降本增效驱动,在需求空间相对明确的情况下,成本与盈利成为重要观测指标。 此外,短周期实际投资层面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从盈利兑现与估值比价看配置性价比。 不同行业资本开支、研发投入、利润增长与估值的横向比较,都提供了进一步筛选的标准。 看好行业发展大趋势,但不盲目追高,侧重性价比。 最后,兼顾短期估值与长期盈利,上半年建议重点关注风电、核电、电网的投资增长,水电的防御型配置属性,下半年关注太阳能下游行业盈利改善;以及输变电设备、电力电子及自动化、绿电相关新型材料的长期空间。 风险点:疫情超预期;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项目储备不及预期;信贷环境大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