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七十五:盈余公告前后的收益特征是否与投机性股票需求有关?-220104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七十五:盈余公告前后的收益特征是否与投机性股票需求有关?-220104(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七十五:盈余公告前后的收益特征是否与投机性股票需求有关?-220104(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七十五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盈余公告前后的收益特征是否与投机性股票需求相关。 作者认为投资者对投机股的偏好是随时间变化的,并且在盈余公告发布之前尤其强烈,这可能是因为投机者的持有成本较低。 同时,由于导致盈利消息的不确定性升高,抵消套利的力量更加有限。 综上所述,作者预计在业绩公布前几天,投机性资产和非投机性资产之间应该存在正的收益率差。 回到A股市场,盈余公告效应已被广泛研究,引入投机股这一视角有助于更深入了解PEAD等现象的收益来源以及背后的经济逻辑。 在财报公布之前,投资者对投机性股票的需求更加强劲,导致这些股票的价格上涨投机性股票在盈余公告前的5天窗口中比非投机性股票高出约52个基点。 然而,在公告发布后的5天窗口中,这种回报差却逆转了80个基点。 此外,这种累积收益差的倒V形结构在小单失衡度较大的公司、机构持有较低的公司和投机性倾向较强的公司中更为明显,并且在控制了过去12个月的回报和投资者关注度的各种代理指标后也很稳健。 基于其他异常特征的累积回报差,如账面市值比、历史回报、盈利能力以及投资资产比在盈余公告前后都会增加倒V形累积收益差是投机性股票的相关特征所独有的。 这种累积收益差形状的鲜明对比突出了投机股其特质属性在盈余公告之前投机行为现象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风险提示本文结论基于历史数据与海外文献进行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