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医药大盘点,2021我们如何走过?-220103.pdf
大小:17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医药大盘点,2021我们如何走过?-220103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医药大盘点,2021我们如何走过?-220103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医药大盘点,2021我们如何走过?-220103(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医药大盘点,2021我们如何走过?-220103(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本周回顾与周专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3.16%,涨跌幅位列全行业第10,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

本周,我们对2021年医药板块进行深度复盘,我们认为,2021年是多年牛市后震荡消化估值的一年,同时我们探讨了缘何过去医药牛&未来会继续牛吗?(注:本周指2021.12.27-2022.1.2)二、近期复盘:本周医药表现优异,放量上涨,交易额占比五天平均在10%以上,热度极高,量价齐升趋势极为明确,背后的原因和我们一直强调的一致,只不过启动的时间点有点让经历了半年医药低迷的市场有点措手不及,并且表达的形式和我们过去五年熟悉的打法极度不一致。

具体来看:还是极致结构性,表现较好的还是三条明线“中药”、“新冠”、“北交所”和两条暗线“低估值”、“小市值筹码结构好”。

“中药”在经历了周二周三调整之后,周四周五继续强势,叠加中药大的鼓励政策,强势表现得到延续。

“新冠”受益于海外疫情的再度爆发,但是每一次新冠炒作的表现都体会在不同的标的上面,这一次体现在新冠小分子边缘供应链上的居多。

“北交所”全面启动,有的是“新冠”的表达,有的是“中药”的表达,但是大多数是受益于暗线逻辑,就是“小市值筹码结构好”。

我们继续剖析,在医药板块热度极高量价齐升的状态下,不同于过去五年的价值观表达,那么暗线逻辑驱动的中小市值状态下的“低估值”和“好筹码”就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我们看到了近期很多标的(例如药店、部分流通、还有其他个股),按照这个逻辑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当下市场环境,和过去五年极度不同,对瑕疵和逻辑的容忍度极高,对一致认同的核心资产的隐形高持仓集中度容忍度极低,就出现了当下的市场表达。

本周重大事件:有中药鼓励宏观政策,也有鼓励有价值创新药加速上市的政策,其实“中药逻辑线”确实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如果按照当下市场风格推演,后续“创新药管线逻辑线”估计也会得到一定的表达,例如我们一直看好的诺思兰德。

还是那句话,大观点没变化,并且市场逐步清晰化,医药进入长期配置区间,底部耐心向上,2022年上半年,背靠赛道而非依赖赛道的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应该是主基调。

三、板块观点:1、从几年维度思考:如果过去3-4年医药投资更重视“选好主线赛道的头部公司后享受估值扩张”,2021年下半年更重视“估值消化状态下的个股性价比”,那么2022年要更重视“前小后大的结构性节奏”,虽然都是结构性机会,但其表达不同。

面对医药短期弱势,我们把眼光拉长了看,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本质是什么?是医药刚需的长期拉动,是健康消费升级的长期拉动,并且当下的需求满足度和渗透率极低,这是医药最为长期的大逻辑,但是因为大家对于支付端变革政策的担忧,大家似乎忽略了这个本质,支付端政策不会是一个刚性行业的长逻辑限制,最多算中短期干扰项。

中长期看,我们是乐观的。

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比较优势是强化的。

七普人口数据出炉,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未来因为巨大人口红利带动的很多行业发展逻辑都将面临巨变,市场会越来越关注并去寻找增量属性比较优势行业,逻辑周期够长并且确定性够强的行业排在最前列的非医药莫属(老龄化加剧刚需医药扩容、健康消费升级加剧消费医药渗透率提升),未来消费医药类配置资金会从中长期维度强化配置医药,导致医药整体水位提升,长期值得乐观。

长期的4+X战略思路是不变的:医药科技升级、医药消费升级、医药制造升级、医药模式升级等。

2、中短期来看:2021年我们经历了估值消化,2021年末的一段时间,一轮中药及中小市值的行情似乎在向我们过去五年的价值观宣战,到底什么是好的?到底什么是对的?其实好的还是好的,对的还是对的,只不过不同阶段市场的表达不同而已,其实产业趋势没有变化、行业逻辑没有变化,只是估值表达和持仓集中度的表达会存在周期变化,在这个周期变化中,股价会随着阶段性变动,如是而已。

当下阶段如果顺势而为,确实要把握好节奏,2022,我们判定是“前小后大”。

3、配置思路:消费升级:(1)品牌中药:健民集团、片仔癀、同仁堂、太极集团、羚锐制药、济川药业。

(2)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欧林生物、康华生物;(3)医疗服务:三星医疗、国际医学、盈康生命、信邦制药;(4)眼科:兴齐眼药、昊海生科;制造升级:(1)生物医药上游(东富龙、楚天科技、泰林生物、聚光科技等)(2)差异化CDMO(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美迪西、药明康德、康龙化成、药石科技)(3)API系统性升级(司太立)(4)注射剂出口(健友股份、普利制药)创新升级:(1)CGT(泰林生物、博腾股份、诺思兰德)(2)平台型创新复苏(恒瑞医药)(3)创新国际化(君实生物)(4)核药(东诚药业)。

核心修复:智飞生物、恒瑞医药、片仔癀、迈瑞医疗、长春高新、爱尔眼科、药明康德。

其他长期跟踪看好标的:诺禾致源、健麾信息、派林生物、康泰生物、安科生物、云南白药、爱博医疗、前沿生物、天智航、南新制药、奥精医疗、伟思医疗、康希诺、昭衍新药、博瑞医药、艾德生物、英科医疗、金域医学、安图生物、科伦药业、康华生物、丽珠集团、贝达药业、信立泰、恩华药业、中国生物制药、我武生物、乐普医疗、九州通、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康元、洁特生物、康德莱等。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3)假设或测算可能存在误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