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杭可科技-688006-点评报告:拟定增23亿元,迎来收入和盈利能力双升阶段-211230

《中航证券-杭可科技-688006-点评报告:拟定增23亿元,迎来收入和盈利能力双升阶段-2112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杭可科技-688006-点评报告:拟定增23亿元,迎来收入和盈利能力双升阶段-2112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资23.1亿元。 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不超过(含)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募资,预计募资总额不超过23.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13.3亿元)、生产智能化及信息化提升技术改造项目(3.0亿元)、海外业务网络布局及基础研发、装配制造中心建设项目(2.5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4.2亿元)。 根据公司测算,本次发行对公司2022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影响幅度在3.3%左右。 募投项目推动公司扩大产能、降本增效。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可扩大公司锂电池后处理设备产能,并且实现公司加工制造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 据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信息披露,项目预计税后投资回收期7年(含建设期3年)。 生产智能化及信息化提升技术改造项目,有利于公司业务的高效整合、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品质,提升核心竞争力。 海外业务网络布局及基础研发、装配制造中心建设项目,推动公司提前进行海外业务布局,应对全球锂电市场释放,缩短服务响应时间,增强与海外客户之间的粘性。 三季报确认公司经营拐点,订单结构有望持续改善。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71.0%,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减少22.6%。 受到订单结构、股权激励、汇兑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今年以来收入增加但利润同比下降。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1%、13.5%,同比均大幅下滑,但是Q3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2.8%、16.2%,较Q2分别环比提升9.0pcts、6.5pcts,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拐点或已经到来。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毛利率或将持续回升,利润端弹性大于收入端弹性。 电动化趋势深入,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巩固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是全球锂电后段设备龙头,未来将持续受益:1)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电池厂,其中LG新能源/SKI规划2025年产能430GWh/200GWh,LG新能源/SKI/三星SDI募资扩产均有进展,预计扩产速度将会加快;2)产品全面、技术领先,可覆盖方形/圆柱/软包及后处理工序全套解决方案,加温加压充放电、串联充放电等技术领先。 从技术迭代的角度看,当前影响锂电池后段设备的潜在技术变化包括4680大圆柱、串联充放电、半固态/固态电池等,公司均有相应产品和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 我们认为,杭可科技与国内外主流电池厂深度合作,而锂电后段设备客户粘性较强,这将使得公司受益于整个行业技术迭代的进程。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23.2/39.1/54.2亿元,净利润4.2/8.6/13.2亿元。 国内外电池厂产能周期错位,未来海外客户有望加速扩产,为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基础,海外客户占比的提升或将拉动毛利率进一步回升。 综上,我们认为杭可科技相对于其他锂电设备公司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当前(2021年12月30日)对应2021-2023年市盈率分别为102.1X/49.7X/3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和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非公开发行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