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浦银国际-9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结构性竞争力推动出口持续走高-211015

上传日期:2021-10-15 16:05:24 / 研报作者:林琰王彦臣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浦银国际-9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结构性竞争力推动出口持续走高-211015.pdf
大小:75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浦银国际-9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结构性竞争力推动出口持续走高-211015

浦银国际-9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结构性竞争力推动出口持续走高-211015
文本预览:

《浦银国际-9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结构性竞争力推动出口持续走高-21101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9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结构性竞争力推动出口持续走高-211015(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出口增速呈现“逐月加快,逐季上升”的特点。

9月,出口(美元计)同比增长28.1%,高于预期(21.5%),同比增速较8月(25.6%)和7月(19.3%)明显加快。

就两年年均增速而言,9月的增速(18.4%)也快于8月(17.0%)和7月(12.9%)。

按季度来看,三季度出口两年年均增速达到16.1%,高于二季度(14.2%)和一季度(13.4%),出口增速逐季上升,这也印证了我们在2021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中“下半年出口前景依然向好”的观点。

基数逐渐走高的情况下,出口仍能实现加速增长,说明疫情暴发后中国出口持续向好并非是受到疫情本身的短暂推动,而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持续改善的信号。

对美国和东盟出口加速。

9月,就两年年均增速而言,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从前期的17.7%升至25.5%,增速为二季度以来单月最高;对东盟的出口增速从前期的14.7%升至15.9%,增速为三季度单月最高。

对南美和韩国维持高增速。

9月,中国对南美(23.1%)和韩国(21.2%)的两年年均增速维持较高水平,但增速较前期分别回落2.6和3.9个百分点。

对日本和欧盟的增速边际回落。

9月,中国对欧盟(8.9%)和日本(5.9%)出口的两年年均增速维持正增长,但较前期分别回落1.1和3.0个百分点。

消费品出口增速回升,预计四季度将有所放缓。

9月,主要消费品(服装、鞋类、家具、玩具)出口的两年年均增速为11.9%,较前期增长2.4个百分点。

其中,玩具、鞋类、家具、服装出口的两年年均增速分别回升7.0、3.3、2.8、0.6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今年三季度消费品的出口额为976.6亿美元,显著高于以往同期水平,叠加四季度出口的周期性下降,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消费品的出口增速较三季度将有所放缓。

手机出口增速降幅收窄,四季度或将回暖。

9月,手机出口的两年年均增速从前期的-3.8%回升至-1.2%,出口额由8月的74.1亿美元增至9月的139.6亿美元。

考虑到四季度为手机出口高峰期,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手机出口额较三季度将有所增长,但是两年年均增速的回升则取决于今年四季度需求恢复情况。

高技术产品出口维持高增速。

9月,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8.6%,较前期增长9.4个百分点;就两年年均增速而言,9月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5.8%,较前期增加0.4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两年年均增速较高,第三季度增速(15.6%)较第二季度(14.3%)和第一季度(14.2%)有所加快。

防疫物资出口小幅回落。

9月,变种病毒导致的第三波全球新冠疫情出现缓解迹象,每周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都回落至今年6月的水平。

受此影响,9月防疫物资出口小幅回落:用于制造口罩的纺织制品出口达124.1亿美元,环比下降0.9%;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达18.6亿美元,环比下降0.7%。

进口同比增速回落,两年年均增速边际加快。

9月,进口(美元计)同比增长17.6%,较前期下降15.6个百分点,低于预期(20.9%)。

但是,就两年年均增速而言,9月的进口(15.5%)快于8月(14.4%)和7月(12.8%),进口增速边际加快。

从进口结构来看,大宗商品进口分化,工业设备进口边际放缓。

9月,大宗商品中,煤炭(4.2%)和铜矿石(15.6%)进口量的两年年均增速加快,较前期分别增长11.9和13.6个百分点;而原油(-0.2%)和铁矿石(-1.9%)进口量的两年年均增速则由正转负,较前期分别回落3.0和3.3个百分点。

9月,就两年年均增速而言,集成电路(13.3%)和机床(37.9%)的进口量仍维持较高增速,但较前期分别回落4.3和12.7个百分点,边际上有所放缓。

出口航运价格创新高,进口运价回落。

截至9月30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升至3,220的水平,创历史新高;中国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ICFI)则从高位回落至1,438的水平。

考虑到大部分出口企业签署的是FOB条款,运价由国外买家承担,不会压低国内出口企业利润。

但是,运价高企显示出口航运运力仍不足,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四季度出口的增长空间。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