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商汤~W-0020.HK-技术破局后的新周期-211230

《中泰证券-商汤~W-0020.HK-技术破局后的新周期-21123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商汤~W-0020.HK-技术破局后的新周期-211230(45页).pdf(4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人们已经吃光了长在低处的经济果实”。 《大停滞》的作者泰勒·考恩告诉了我们一个如今正在发生的真相。 2010年iPhone问世,移动端的应用形态逐步替代PC端,随及就开始了长达10年的商业与资本狂欢。 软科技“风起云涌”,生态链逐步完善。 当下,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电商、游戏”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正在接近尾声。 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前沿的底层硬科技持续升温:元宇宙让VR/AR再成风口,而北交所的成立则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含量高,对产业链有重要促进力的企业。 硬科技是国家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AI赛道是短中长期都具备价值,且确定性相较其他硬科技较强的赛道。 AI早已不是新鲜词,当2017年基于深度学习的AI机器人“AlphaGo”第一次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李在石时,资本市场就对AI的想象力到达了巅峰。 紧接着,商汤科技在2017年7月完成4.1亿美金的融资,创下全球AI人工智能单轮融资之最。 4年多过去,商汤科技于2021年12月30日完成上市。 作为亚洲最大的AI软件公司,同时拥有业内最顶尖的科学家团队,商汤科技成功将技术落地,大规模产业化,引领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业革命。 本报告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人工智能的赛道在大幅降温后如今是否处于新周期?2.商汤科技是否具备赛道成功的要素?1.技术的进步如今已经使人类进入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为代表的经济新周期,AI量产时代已至,人类少有的技术型突破正逐步释放生产力,创作者将迎来人工智能的黄金10年。 根据光明日报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指出,我国人工智能科技步入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在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供给的渗透率达15.4%)。 处于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的阶段过渡中,AI逐步纵向深耕及横向延伸:前者不断通过数据的训练来提升AI模型的准确性,后者以平台为载体,不断驱动各类AI的创新型应用,形成网络和生态效应,及更大的用户基数。 得益于过去几年的大投入及布局,AI如今处于高景气度的快车道上,中国在AI上的布局已经十分完善,AI技术呈现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趋势,不断向效率和经济化迈进。 根据艾瑞咨询,观研天下和沙利文的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4533亿元,人工智能带动的产业规模将达16,648亿元,两者皆约5年3倍的增速。 细分赛道中,商汤科技所处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市场规模的增速最快,从2019年起6年的CAGR约为39.5%,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017亿元。 赛道的潜力足够大,待覆盖的面足够广,我们预计AI确定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生产工具,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将越来越深入,资本市场也将持续保持高关注度及高警惕度。 2.商汤科技具备在人工智能赛道成功的两大要素:1)不断解决长尾场景的覆盖,向真正的产业化靠近。 2)AI模型的大规模量产,降本增效,商业化得以落地。 3)从一开始商汤科技就在人才上Allin下注,人才梯队的竞争力是长期竞争博弈最重要的砝码。 目前人工智能之所以处于“弱人工智能”至“强人工智能”阶段的过渡期,是因为AI更多的是针对特定环境及特定场景。 而真正的产业化,则需要AI模型“铺天盖地”的能力。 任何一个行业在全面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碎片化的需求和碎片化的场景,长尾的场景数量大量,而这些场景的AI模型开发成本高,耗费大量的数据、算力及人力。 但如果无法解决长尾场景的覆盖问题,AI应用则无法大规模落地商用,就无法形成真正的价值闭环。 而商汤科技的核心技术SenseCore打破了AI模型生产的魔咒,实现工业化AI模型集中量产,模型生产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大幅提高了模型生产的效率,降低算法模型的生产成本。 频繁的“反馈”-“升级”-“赋能”也使得技术在不同垂直领域不断突破,升级,既进一步针对了大量的长尾场景,又推动了人工智能实现规模效应。 商汤科技的CEO徐立曾说:“人工智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在我国面临人才匮乏的窘境下,商汤科技拥有一支囊括40位教授、250多名博士和博士生,以及3593名科学家的研发技术团队,占比公司全员工的三分之二,强大的人才梯队使得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跑道上可以一路狂奔,不断创造长期价值。 风险提示: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旺盛,培养周期长,准入门槛远高于其他行业导致技术性人才短缺。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及其他国家有关隐私及数据保护的法律法规普遍复杂且不断演变,公司面临法律监管的风险。 公司客户的集中度不断提升,CR5的占比从2018年的28.4%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59.3%。 商汤科技研发投入大,巨额的研发投入并不一定保证转化为先进的研发成果。 公司现阶段处于亏损状态,具有较大的盈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