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山西证券-基金研究年度点评之致公募投资同行者:行稳致远,厚积薄发-211230

上传日期:2021-12-30 19:57:54 / 研报作者:赵晨希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山西证券-基金研究年度点评之致公募投资同行者:行稳致远,厚积薄发-211230.pdf
大小:41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山西证券-基金研究年度点评之致公募投资同行者:行稳致远,厚积薄发-211230

山西证券-基金研究年度点评之致公募投资同行者:行稳致远,厚积薄发-211230
文本预览:

《山西证券-基金研究年度点评之致公募投资同行者:行稳致远,厚积薄发-2112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基金研究年度点评之致公募投资同行者:行稳致远,厚积薄发-2112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证券投资基金在市场和行情的双重支持下加速发展。

2012年,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市场化步伐加快,资产管理行业全面发展起步。

2015年在市场开放、人才充足、行情支持等积极条件的影响下,公募基金迎来爆发式增长,新成立数量由2013年的599只增长至2015年的1,385只,规模由2014年的44,52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83,476亿元,增长率达87.50%,随后便打开了年新成立数千级以上、规模稳定增长的局面。

2018年《资管新规》的推出,对规模已达近百亿的资管产品开展统一监管,标志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公募基金由于其规范、透明的特征成为大众理财的焦点。

2020年中,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充分考虑今年以来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在坚持资管新规政策框架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审慎研究决定,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同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平稳有序推进资管行业规范发展,为基金行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公募:在财富管理和基金投顾的大背景之下,权益类公募一度成为市场的焦点,但回顾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数据,公募基金行业的数量和规模上升较为平稳,尚未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截至目前,2021年公募基金的业绩表现对比往年稍逊一筹,且分化较大。

纠其原因,其一是证券市场结构性增长,抱团行情无法延续,头部基金业绩整体较为稳定。

其二是政策环境之下,公募基金行业在2021年不约而同持有一定程度的观望态度,观望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政策处于不断开放的进程当中,其中包括基金投顾试点工作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可投标的的不断开放、基金市场创新品种的研发计划提上日程等,另一方面是政策的风向确定性不足,基金投顾、REITs等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对于公募基金行业的具体要求和潜在影响尚不清晰。

公募基金具备募资属性,市场份额的扩张和保持尤为重要。

2021年公募机构利用市场条件积极布局互联网营销领域,互联网营销成为基金公司扩张市场份额的利器之一;另一方面,公募FOF的布局年内逐步开始,截至目前,数量增长至341只,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公募FOF与基金投顾存在一定程度的并行关系,针对部分投资者群体,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公募FOF和基金投顾的发展有利于基金公司能力圈向下游拓展,对于具备募资属性的公募基金来说,是市场份额扩张的利器之二。

私募:私募基金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讨论,第一部分是私募证券市场,第二部分是私募股权市场。

2021年初私募证券市场由于历史业绩优势一度成为销售热点,而私募股权行业从下半年开始呈现新的进展,第一,在反垄断和市值管理规范化的监管环境之下,实体企业主体积极布局私募股权行业,部分头部企业有在扶持生态链小微企业的同时,横向和纵向加强产业链和生态圈投资活动的进行,增强自身优势抵御经济下行风险的趋势,另一方面,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有望赋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能力的提高;第二,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虽然盈利周期较长,但对于小微企业的直接支持度较高,且相对证券投资市场来说,由于定价机制不完善等因素较易取得理想的长期收益,另一方面,母基金行业的积极布局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先行条件;第三,科技作为重要经济发展要素之一,正被各行各业广泛接纳,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度在相关政策的催化下有望提升。

整体来看,私募证券行业在流动性、业绩激励等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其在证券市场获取超额收益,但在产品筛选方面较公募基金难度较高,而私募股权行业有望开启新篇章,2022年开始随着制造和科技的全面发展逐渐开展布局。

投募属性的侧重点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金业绩和评价标准的差异,但在结构上却没有绝对的并行。

私募基金和另类投资可获取的潜在超额收益是专业投资机构的优势之一,但我们认为触达投资者,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的最理想途径仍是模式较为透明和规范的公募,只不过在结构设计和执行上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出于长期布局考虑,我们在重点研究公募证券投资市场的同时,仍会同步跟踪私募市场的情况。

在公募基金筛选上,在开篇报告中我们自上而下简单引出了主动权益公募的三维坐标模型,模型的框架结构并不复杂,但在具体的执行上却要求我们必须先自下而上针对单一基金进行审慎评估。

优秀基金管理人能够持续在公募市场跑下去并非易事,优秀管理能够持续领跑公募市场也并非易事,前者着重针对单一基金,后者着重针对公募FOF。

在研究初期,我们认为,短期内混合型基金在资产配置方面具有优势,但也会一定程度催生抱团、强者恒强等现象,对行业长期良性发展的积极影响有限。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我们认为公募基金产品的专精化发展是中期必然趋势,在扩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考验基金公司对于基金产品结构化布局的顶层设计能力。

公募基金的募资属性一定程度上要求管理人的绝对坦诚和知行合一,我们希望能够在市场沉浮中,直视基金管理人核心品质,并逐步应用于其能力量化指标中。

展望2022,我们将持续跟踪市场发展,并积极布局自下而上的研究标的覆盖,与优秀同行者一起在公募投资赛道上坚实地走下去。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