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工商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其信用评级问题思考-211229

《远东资信-工商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其信用评级问题思考-211229(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工商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其信用评级问题思考-211229(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工商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的测度,需要分析资产变现能力及其对债务覆盖能力。 从信用评级角度来看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需要从财务、经营角度,结合历史数据、发展环境变化推测企业未来资产流动性风险。 从财务角度来看,绝对数主要考察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规模,重点考察货币资金及其受限情况、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状况、即将到期债务规模等方面。 相对数考察指标可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守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总债务、EBITDA/带息债务、利息保障倍数等方面,尤其现金比率能相对直接反映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国内债券市场违约企业普遍以工商业为主业,违约企业首次违约案例表明,大部分有效样本企业保守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显示存在资产流动性风险。 违约企业的违约原因包括短期债务压力集中、激进式投资扩张、财务和营销管理模式局限、宏观经济或行业整体环境不利变化、公司治理机制矛盾等方面。 案例分析表明,工商企业的信用评级需要重视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其影响。 从评级机构实践来看,标普、穆迪针对工商类企业评级高度重视资产流动性问题。 例如标普在通用类公司评级方法中,选取现金流/杠杆分析作为财务风险衡量指标,认为公司当前及未来现金流及现金义务产生方式通常是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的绝佳指标。 穆迪针对全球住宿与邮轮业的企业评级、制造业企业评级,杠杆率和覆盖率占整个模型评分权重分别为45%、35%。 而从本文抽取的工商企业评级模型案例来看,一些中资评级机构对于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衡量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综上所述,信用评级需要高度重视资产流动性风险对工商企业信用质量的影响,建议考虑适度加强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考察力度、加大流动性风险指标总体权重,增强考察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全面性,以及强调资产流动性风险指标选取的合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