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新能源+新材料”-211227

上传日期:2021-12-28 17:02:00 / 研报作者:倪文祎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新能源+新材料”-211227.pdf
大小:241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新能源+新材料”-211227

国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新能源+新材料”-211227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新能源+新材料”-211227(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新能源+新材料”-211227(41页).pdf(4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观点锂:最强金属,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

根据国金新能源组预测,22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500万辆,全球新能源车产量1000万辆;20年锂产能周期见底,矿山复产至少2-3年,新矿山投产至少3-5年,短期内供给增量有限,22年供给增量17万吨,需求增量22万吨,判断22年均价20万/吨以上。

作为基本面最强金属品种,但22年投资难度加大。

板块进入业绩兑现期,建议精选优质标的。

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已布局完整锂盐产能和资源,且资源匹配度高、成长性标的为主。

镍:二元供需下格局变迁,一体化兑现成本下降逻辑。

预计21-25年全球镍供给整体过剩。

短期来看,不锈钢用镍仍为主流,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叠加硫酸镍供给结构性短缺,镍价有望震荡回升。

中长期来看,电池用硫酸镍供给来源的分化将成为后续镍价走势的关键因素。

青山火法项目投产后,不锈钢与电池之间的工艺链条被打通,镍铁产能得到有效释放。

后续主要跟踪各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异,优选一体化布局标的。

稀土:供需关系重构,有望走出独立走势。

预计21-23年全球氧化镨钕分别供应短缺0.2万吨、0.9万吨、1.7万吨。

全球新能源车、风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钕铁硼永磁需求提升,国内供给受指标控制,海外新建项目建设周期长,短期2-3年难有增量。

21年完成一轮价值重估,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

但本轮稀土仍在能源金属逻辑驱动下,其走势节奏与锂板块基本一致。

稀土供给刚性更强,后续需等待脱离锂板块走势,自身逻辑带来超额收益。

新材料:高温合金&粉末冶金&软磁。

1)目前高温合金年需求量3万吨左右,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进口替代,年需求将逐步增加,预计年复合增长率6%-7%。

看好龙头抚顺特钢。

2)我国粉末冶金高速钢空间至少为1.5-2万吨,国内产量仅300吨左右,行业空间大,看好国内唯一的天工国际。

3)软磁新能源领域提供最大需求增量,潜力标的龙磁科技。

铝:供给弹性压减,紧平衡持续。

预计国内21-23年国内电解铝短缺23万吨/短缺11万吨/短缺1万吨,供需维持紧平衡。

电解铝对成本敏感性相对较高,因此规模和全产业链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除外电力成本应当为考虑因素,火电铝成本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铝在“碳中和”背景下更加受益,成本优势更强。

同时,铝加工受益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速提升,关注铝加工股估值提升机会。

铜:供需两旺,景气度中期上行。

铜价短期高位震荡,中长期中枢上移。

传统需求稳中向好,基建、家电需求有望回暖。

光伏、风电、新能源车拉动铜需求,预计21-23年新增需求达255万吨。

供给端新增旺盛,预计22年全球主要铜矿新增产能68.5万吨左右,23年新增产能可达99万吨左右。

钢铁:供需承压,利价同比小幅走低。

预计22年供需双降,需求下降1.7%,供给下降2.1%。

预计基建需求回暖,地产需求持续低迷。

能耗双控下产量压减继续,预计22年粗钢产量同比有望继续下降2000万吨。

铁矿石21年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预计22年供大于需,全年均价降至110美元,继续贡献成本红利。

把握钢铁供给扰动带来的波段机会;同时重视细分龙头机会,不锈钢整合的太钢不锈以及特钢龙头中信特钢。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提高;宏观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